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5章 瘧論篇第三十五(1 / 2)

黃帝問曰:夫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

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

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忄栗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搏,是以日作。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

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髒,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

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

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