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7章 本輸第二(1 / 2)

黃帝問於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髒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願聞其解。

岐伯曰:請言其次也。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榮;注於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俞;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入於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手太陰經也。

心出於中衝,中衝,手中指之端也,為井木;溜於勞宮,勞宮,掌中中指本節之內間也,為榮;注於大陵,大陵,掌後兩骨之間方下者也,為俞;行於間使,間使之道,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有過則至,無過則止,為經;入於曲澤,曲澤,肘內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為合,手少陰也。

肝出於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為井木;溜於行間,行間,足大趾間也,為榮;注於太衝,太衝,行間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俞;行於中封,中封,內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搖足而得之,為經;入於曲泉,曲泉,輔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厥陰也。

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趾之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大都,大都,本節之後,下陷者之中也,為榮;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為俞;行於商丘,商丘,內踝之下,陷者之中也,為經;入於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為合,足太陰也。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溜於然穀,然穀,然骨之下者也,為榮;注於大溪,大溪,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者也,為俞;行於複留,複留,上內踝二寸,動而不休,為經;入於陰穀,陰穀,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少陰經也。

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趾之端也,為井金;溜於通穀,通穀,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榮;注於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中者也,為俞;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於昆侖,昆侖,在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經;入於委中,委中,中央,為合,委而取之,足太陽也。

膽出於竅陰,竅陰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為井金;溜於俠溪,俠溪,足小趾次趾之間也,為榮;注於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為俞;過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行於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入於陽之陵泉,陽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為合,伸而得之,足少陽也。

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趾內次趾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內庭,內庭,次趾外間也,為榮;注於陷穀,陷穀者,上中趾內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俞;過於衝陽,衝陽,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行於解溪,解溪,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月行骨外三裏也,為合;複下三裏三寸為巨虛上廉,複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於關衝,關衝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液門,液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榮;注於中渚,中渚,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於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為原;行於支溝,支溝,上腕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為合,屈肘得之,三焦下俞,在於足大趾之前,少陽之後,出於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陰(一本作陽)之所將,太陽之別也,上踝五寸,別入貫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