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4章 口問篇第二十八(1 / 1)

黃帝閑居,辟左右而問於岐伯曰:餘已聞九針之經,論陰陽逆順六經已畢,願得口問。

岐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口傳也。

黃帝曰:願聞口傳。

岐伯答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虛空,血氣不次,乃失其常。論不在經者,請道其方。

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

岐伯答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瀉足少陰,補足太陽。

黃帝曰:人之噦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複出於胃,故為噦。補手太陰,瀉足少陰。

黃帝曰:人之唏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此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疾而陽氣徐,陰氣盛而陽氣絕,故為唏。補足太陽,瀉足少陰。

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補諸陽。

黃帝曰:人之噫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複出於胃,故為噫。補足太陰、陽明。(一曰補眉本也)。

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補足太陽榮。眉本,(一曰眉上也)。

黃帝曰:人之享單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複,故為享單。因其所在,補分肉間。

黃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心者,五髒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髒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故命曰奪精。補天柱經俠頸。

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憂思則心係急,心係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黃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

黃帝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黃帝曰:人之自齧舌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此厥逆走上脈氣輩至也。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矣。視主病者則補之。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補足外踝下留之。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腎主為欠,取足少陰。肺主為噦,取手太陰、足少陰。唏者,陰與陽絕,故補足太陽,瀉足少陰。振寒者,補諸陽。噫者,補足太陰、陽明。嚏者,補足太陽、眉本。享單,因其所在,補分肉間。泣出,補天柱經俠頸,俠頸者,頭中分也。太息,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涎下,補足少陰。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自齧舌,視主病者則補之。目眩頭傾,補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刺足大趾間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9219/662920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章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