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6章 4 柔弱是另一種剛強(1 / 1)

第三章4 柔弱是另一種剛強

有一次,老子向自己的老師常樅問“道”:“請問老師什麼是剛強,什麼又是柔弱?”常樅半眯著眼慢悠悠地張開嘴,問老子:“你看我的牙齒還在嗎?”

老子說:“沒有了。”

常樅又問老子:“那我的舌頭還在不在呢?”

老子說:“還在。”

常樅說:“對啊,我年紀大了,牙齒都掉光了,可是舌頭還在。為什麼呢?難道不是因為舌頭柔軟而牙齒剛強嗎?剛強的東西,就容易毀壞;柔軟的東西,就容易保存。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舌頭和牙齒,對萬事萬物都是一樣的啊。”

這就是著名的 “齒以剛亡,舌以柔存”這句話的由來。很多人總以為“強”就是身強力壯,在同學麵前橫行霸道,讓人望而生畏充滿“敬”意;還有的人考試遇到難題就鑽牛角尖:“不做出此題我誓不罷休!”這樣的人遇事往往不知退讓,隻會一味地逞強。殊不知,真正的強者明白,柔能克剛,往往是充滿智慧和理性,能夠以一顆謙虛之心善待別人並懂得“避其鋒芒”道理的人。

老子在《道德經》裏也說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它是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幹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於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於上位。

像這樣的話老子還說了很多,比如“弱之勝強”,“守弱曰強”。生活中細心觀察、善於思考的人就會發現,新生的嬰兒身體嬌嫩,可是他們卻蘊含著無限的生命力,餓了的時候,他們會用哇哇大哭來索取食物;要是把剛出生的嬰兒放在水裏,他們會條件反射地劃動手腳來求生。這個世界總是這樣,看似柔弱的東西,卻是蘊含著最強大的力量。就像水,它是最柔弱的,它甚至柔弱到沒有完整的形態,可是山洞裏的水可以滴穿石頭,將石頭刻畫成形態各異的鍾乳;空氣也是最柔弱的,柔弱到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空氣可以形成大風,風力大時,甚至能夠將高樓大廈撕成碎片,所以老子告訴我們,柔性的力量是最大的。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那為什麼身體強壯的同學總是能夠欺負弱小的人呢?難道被欺負的同學也強大嗎?”回答這種疑惑的最好方式,就是讀一讀下麵的故事:

有一次,在一個考古發掘現場,一群考古隊員挖出了一個古墓,古墓裏有一口棺材。於是一位學生問帶隊的教授說:“請問先生,我記得老子說過柔弱勝剛強,那麼請問,這座古墓裏的人已經死了幾百年了,可是挖開他的棺材看一看,舌頭這種軟的肌肉都爛光了,而牙齒、頭骨這種堅硬的東西保存了下來,豈不是剛強勝過了柔弱嗎?”

教授笑著說:“你隻記得老子說柔弱勝剛強,卻不記得他為什麼說這話。”教授低頭抬了抬自己的眼鏡接著說:“老子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兩句是最重要的。柔弱是一種有生命的力量,它可以無窮無盡地變化,而且永遠不會消失。人死了,肌肉固然先腐爛,但是肌肉化進了泥土,又變成草木長出來,草木被動物吃掉,又變成有生命的東西。可是那些頑固不化的骨頭,隻好躺在棺材裏待幾百年,幾千年。千萬年來,無數生命生生死死,但是生命從來沒有中斷過,就是因為柔性的力量無孔不入,它們充斥於天地之間。它們今天在這裏滅亡,又在別的地方長出來,這種力量還不夠強大嗎?”

學生們恍然大悟。

所以說,老子講的柔弱,並不是教我們軟弱無能,他讓我們守住柔弱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強大起來。這就好像我們做作業的時候遇到了難題、怪題,如果一味賭氣,非把它做出來,那很容易被題目限製了思維,最終還是不能解決。如果這時能放一放,或者請教一下別人,查一查資料,就能很輕鬆地找到答案。化解了矛盾,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發展,這就是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