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十八章 天地意誌(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凍結的冰麵,有曾經流動的水紋,還有一朵朵潔白的冰花。孟一葦一襲墨藍色的長衫,仿佛是這純潔世界裏的異物,就像他手掌心的那隻眼睛一樣,不知哪天夜裏就突然出現了。

又感受到了掌心的灼熱,孟一葦無奈的攤開了右手。隻見右手掌心正中,有幾圈淡淡的紋路,恰似一隻半開半合的眼睛,正準備睜開看看這個繁華熱鬧的世界。

這隻眼睛是半個月前出現的。他這段時間都呆在上五府,就是為了研究之前藏在竹杖裏的鐵棍。這根鐵棍黑不溜秋,好像曾經被火燒過。但是當孟一葦握住它的一刹那,就知道這是件什麼東西。它不但是整座翼陽城的陣法中樞,還是世間所有神紋的源頭。

書院天工府的齊夫子說過,神紋自然存在於天地間。但是人能夠讀懂神紋,乃至操控神紋,都是從得到這根鐵棍開始。

孟一葦這一個月,查遍了書院館藏,終於將鐵棍的前世今生,摸得清楚了些。但是由於年代過於久遠,文獻上的記載也多數近乎傳說。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此物是八百年前煜朝成國之時,由道祖張紙壇帶入翼陽城,隻是那時的翼陽叫作離火,是為大楚皇都。但是道祖並沒有將鐵棍,交給即將登基的始帝白煜,而是送給了書院的初代山主,而初代山主就是神紋學的創始者。

在這之前,其實並沒有“神紋”這個稱謂。但是,道家符文和佛家箴言,已經蘊含了神紋的功效。譬如,符文引雷布雨,箴言鎮妖佛魔,就是要調動天地本元,而天地本元就包含了元氣和神紋。

但是初代山主提出的神紋理論,則是將神紋摘出來,淩駕於其他天地本元之上,成為獨立且完整的體係。孟一葦對神紋理論的理解是,天地本源有三種,分別是實物、元氣和神紋。實物就是土壤、水滴、砂礫,是構成世界“靜”的基礎。元氣則是雲飄、水流、沙揚,是讓世界“動”起來的力量。這兩者比較好理解,也與孟一葦記憶深處的那些知識基本吻合。但是剩下的神紋,卻有些虛無縹緲了。

初代山主認為,神紋是讓土壤凝聚成大地、讓水滴彙聚成滄海、讓砂礫隨風飛揚的源因,是世界誕生之初的胎紋,是讓世界“活”起來的本源。

讓世界“活”起來?孟一葦有些理解不了!雖然神紋理論中的實物、元氣和神紋,基本與武者修煉的體魄、元氣和神魂相似。但世界畢竟不是人,人首先是活的,這是前提,然後才能強健體魄、納氣成海、凝聚神魂,反過來則不成立。人如果死去,體魄必將化作枯骨、氣海必然幹涸崩潰、神魂定然熄滅消散。

但是,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推演,這花花世界如此鮮活,雲隨風動,雨從雲落,大河蕩漾入海,小山積土成嶽,難道這個世界真的是“活”的,像人一樣是活的?

想到這裏,縱使孟一葦有超越了這個世界的見識,也不禁一陣惡寒!特別是突然出現在手掌心的那隻眼睛,更像是印證了他的猜測,這個天地是活的!

竹杖中已經沒有了那根鐵棍。鐵棍其實是中空的,外壁鏽跡斑斑,內壁則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紋路。別人可能拓印出來才能辨認,但是孟一葦雙眼特殊,不借助工具,就能放大出來,看的一清二楚。

這跟孟一葦熟悉的神紋不太一樣,這些紋路反而更零碎、更規則。雖然不如書院慣用的神紋那般連貫、流暢,但是組合卻更複雜、更多變化,像是一朵朵浮刻的鐵花。

但是此時,那些鐵花都不見了,變成了自己掌心的那隻眼睛!

雖然鐵棍是翼陽城的大陣中樞,被世人稱作“眼”,但此時真正變成了自己手中的眼睛,還是讓孟一葦有些莫名其妙。莫名來自於不知這種變化是好是壞,奇妙則是因為,自己現在隻要站在翼陽城中,就能感覺一切皆在掌握。

特別是此時身在心湖之上,馬上就要登上心島,這種掌握萬物的感覺就越來越強烈。因為,心島是書院之心,也是大煜都城之心,還是鐵棍曾經呆了七百年六十年的地方。

今日來心島,一是來解惑,二是來辭別。孟一葦想離開帝都出去走走,去看看天地,看看這天地是不是真的存在意誌。另外他有感覺,離開翼陽城越遠,他手心中的眼睛就會睜開的越慢,在弄清事情之前,他可不想成為翼陽城的活陣心。

書院文獻所記載,道祖張紙壇曾說鐵棍得自朔方原,而書院初代山主又持鐵棍去過宛州大澤,孟一葦準備先北後南,逛完北疆,再去大澤。正好能趕上春暖花開,順道再看望一下小姑姑。隻是,惜朝和鈴兒兩人就不能帶在身邊了。

心湖不大,孟一葦已經走上了心島。他早就看到叔父和公孫夫子正站在露台上,有公孫夫子時常看望,倒讓枯守心島的叔父不那麼孤單了。

孟小花看著坐在板凳上,仍然很高的孟一葦,不禁嘟囔了一句,“我兄長雖然挺拔,也沒有這麼高的身量,我這個侄兒怎麼長的這般高大!”

“跟你一般的矮冬瓜就好了?”公孫小可譏諷道

孟小花怎麼會矮,誰不知道當代的書院山長是個身高七尺,胡須炸然的方臉大漢,隻是跟孟一葦的身高相比,七尺大漢也有些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