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十七章 貢瓷因果(1 / 2)

鮮於仲通要瓷器的目的不是賞玩,而是驗證。

驗證顧青的瓷窯燒出的瓷器究竟有沒有資格成為貢瓷。

幕賓很快找來了幾樣造型不一的瓷器,從闊口花瓶到筆洗再到碗碟,大大擺在矮腳桌上。

鮮於仲通觀察許久,肯定地點點頭:“色澤光亮,無斑無垢,看外表確是上品,釉彩描工微有瑕疵,換個頂級釉工便是。”

完鮮於仲通拈起一隻瓷碗,朝地上一摔,瓷碗應聲而碎,鮮於仲通拾起一片碎瓷,仔細觀察內胎,端詳片刻不由驚訝道:“如此細白緊密的內胎,本官倒是從未見過,看來所言不虛,果然有資格成為貢瓷。”

幕賓見他問都不問顧青的官司,反而盯著瓷器看個不停,不由好奇道:“節帥,顧青如今麻煩纏身,晚生看節帥與顧青頗為相得,又令晚生打聽查封瓷窯的緣由,您是否有幫他一把的意思?”

鮮於仲通沒回答,眼睛仍盯著瓷器碎片,仿佛欣賞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目光充滿讚歎。

“質淵,過來看看這件瓷器的內胎……”鮮於仲通朝幕賓招手。

幕賓接過觀察半晌,點頭讚道:“好瓷!名不虛傳,難怪有底氣走通甄官署的門路,若無意外,被定為貢瓷應是十拿九穩了,除非此事摻了別的緣由不得不廢止。”

鮮於仲通亦笑道:“顧青此子,委實有些門道,詩文,沙盤,燒瓷,短短幾日便在他身上發現不少驚喜,老夫此刻倒真有把他帶到益州去的心思了。”

幕賓好奇道:“節帥為何對這瓷器如此上心?”

鮮於仲通緩緩道:“老夫被任為劍南道節度使,朝堂上誰在其中出了力?”

幕賓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太府卿楊釗。”

“楊釗因誰而發跡?”

“因節帥您,是您向章仇兼瓊薦舉楊釗,楊釗才得進長安,與貴妃娘娘重拾兄妹之情。”

鮮於仲通道:“是啊,皆是一啄一飲,皆是有因有果。隻是這次任我為節度使,實非老夫所願,楊釗定要堅持,我隻好勉為其難上任,從長安到蜀州走了半年,也是因為老夫並不情願而故意慢了腳程……”

幕賓疑惑道:“節帥的這些與顧青的瓷器有何幹係?”

鮮於仲通屈指敲了敲麵前的一隻闊口花瓶,悠悠道:“你有沒有想過楊釗為何非要任我為劍南道節度使?”

“因為他在朝中最信任的人是您?”

鮮於仲通笑了笑,這個回答是否正確他並不置評,隻是歎道:“此地是蜀州青城縣,隸屬劍南道,而貴妃娘娘的祖籍,也是蜀州,她的父親曾是蜀州刺史府的司戶,貴妃娘娘從在蜀州長大,顧青的瓷器若被送進皇宮,恰好被貴妃娘娘知道她的故鄉出了一款貢瓷,你覺得貴妃娘娘會不會高興?”

幕賓呆滯片刻,接著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節帥對這瓷器如此上心!晚生聽貴妃娘娘頗重鄉情,若宮中有來自蜀州的貢瓷,想必貴妃娘娘欣喜之下會將所有宮殿的貢瓷全部換為青城瓷窯所出,陛下也會對蜀州甚至劍南道更多關注……”

鮮於仲通神情平淡地道:“不僅如此,陛下對貴妃娘娘的寵愛無以複加,老夫上任節度使之事,朝中頗多非議,若顧青的瓷器能進宮中,這貢瓷上難免也會帶上劍南道和老夫這個人的標記,那麼,宮闈的路老夫算是走通了,隻消對這瓷器多予厚待,每逢年節以同鄉之情和貢瓷之功向貴妃娘娘遞疏問候,貴妃娘娘自然記得老夫的盡心之處,往後劍南道有甚難決艱困之事,遣人將消息遞進宮中,貴妃娘娘多半會幫老夫向陛下進言,老夫這個節度使的位置便算是坐穩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