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零三章 貴妃召見(1 / 2)

梅瓶上的詩令楊貴妃心花怒放,歡喜得不行。

這些年寫詩拍她馬屁的人不少,當年李白任翰林待詔也拍過她的馬屁,那首著名的“雲想衣裳花想容”便是專門讚美楊貴妃的應製詩。

按楊貴妃見過的馬屁世麵不少,可顧青在梅瓶上燒印的那些詩句卻格外令她歡喜。

沒別的原因,因為詩句中誇讚楊貴妃的句子太通俗太直接,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誇楊貴妃的詩句多了,誇得這麼直接的委實少見。

《長恨歌》的原作者白居易,寫詩本就是以通俗為特色,傳他寫詩之後必先讀給市井老婦人聽,老婦人若能聽懂,他才會將詩作定稿。

楊貴妃如同著了迷一般,逐字逐句地讀著梅瓶上的詩句,越讀越歡喜,久鬱的心情仿佛都輕快了許多。

“鮮於節度使,此詩何人所作?”楊貴妃抬眸問道。

鮮於仲通暗歎,顧青這子好才情,好運氣,也好會拍馬屁。

邀功這種事,鮮於仲通向來是不客氣的,剛才呈獻梅瓶時他便麵不改色地是他下令瓷窯給楊貴妃專門燒製這批孤品梅瓶,這份討好楊貴妃的人情便無聲無息地落到了他的頭上。

可是梅瓶上的這首詩……鮮於仲通還真不敢據為己有。

才華這東西很難竊取,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若鮮於仲通將此詩據為己有,楊貴妃高興之下,令他再作一首,那麼他張嘴就會露餡兒,到時候場麵就尷尬了,可能從此會被楊貴妃所惡,楊貴妃惡了他,她的兄長楊釗還會給他好臉色看嗎?

風險太大,還是實話吧。

“稟貴妃娘娘,此詩是蜀州青窯的主人顧青所作。顧青是當地農戶,一位才十七歲的少年,此人才華絕世,性情豁達,有謀者之慧亦有豪俠之義。”

既然無法據為己有,鮮於仲通索性大方一點,幫顧青吹噓一番,你好我好大家好。

楊貴妃眼泛異彩:“才十七歲的少年,竟能作出如此動人的詩句,想必是為英才。沒想到竟然是瓷窯主人,此人不凡呀。”

“是,今年中秋夜,顧青還作了一首中秋詞,此詞已在蜀州城內廣為傳頌,甚至傳到了益州。”

鮮於仲通見楊貴妃頗感興趣的樣子,於是將中秋詞全文背了出來。

楊貴妃連連讚歎:“好詞句,與梅瓶上的詩全然不同,這首中秋詞更有意境,一詞道盡人間悲歡,可傳世千年。”

楊貴妃那雙會話般的眼睛此刻滿是笑意,道:“子治下,大唐盛世人才輩出,此少年之才殊為難得。”

“顧青能得貴妃娘娘之讚,實是三生有幸。”

楊貴妃纖手輕撫盒子裏的一排梅瓶,越看越歡喜,蜀州家鄉能產如此精致的瓷器,不僅如此,家鄉還出了一位有才華的少年英才,楊貴妃很是自豪。

這年頭的人,鄉土觀念還是很濃重的,無論身處怎樣的高位,都無法抹去心中的鄉土情結。

那位不曾謀麵的少年,那首道盡纏綿恩愛的詩,最令她驚訝的是,他仿佛擁有一雙神靈般的眼睛,靜靜地看著她和李隆基的相識相愛,從頭到尾每個細節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