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九十五章 伏擊遭遇(1 / 3)

盛世風華,歌舞升平。

詩人舉杯吟月,醉宿在長安繁華的街頭,權貴觥籌交錯,沉迷在舞伎飛旋的長袖下。邊軍餐風露宿,鏽跡斑斑的鐵甲蒼老而不屈。

灞橋邊的柳葉,玉門關的羌笛,戰士的號角,權貴的金盞,再加上一滴老農的淚,這一幅幅畫麵組成了盛世裏最後的一絲餘韻。

敵人越來越近,躲在沙丘後的顧青越來越緊張。

斥候不斷從後方傳來新的消息,吐蕃敵軍離此三十裏,二十裏,吐蕃前鋒斥候已被我軍神射手毫無聲息地遠距離射殺……

顧青麵沉如水,坐在沙丘後閉目養神,腦子裏卻不停思索,複盤。

戰前的每一個布置細節都從腦海裏重新走了一遍,到龜茲城防的一根滾木,大到這個埋伏圈裏四麵兵馬的部署。

對於這次交戰,顧青幾乎已有了一種偏執的心態,力求做到衣無縫,任何一個微的漏洞都可能是重大失敗的原因,顧青不想留下任何漏洞,真正為一件事盡了全力,將來就算真的失敗了,至少顧青心中能減少一些愧疚。

極致的努力過後,一切交給意。

斥候再次來報,敵軍距埋伏圈還有十裏。沙丘遠處已能依稀見到敵軍前鋒散亂而行的黑點了。

顧青觀察遠處那些黑點的移動速度,以及與埋伏圈的距離,許久之後,朝身邊的親衛示意。

親衛爬上沙丘的頂端,朝對麵的沙丘搖晃紅色的旗幟,搖了三下後,對麵沙丘也朝這邊搖晃了三下紅旗。

顧青耐心地坐在沙丘背麵繼續等待,轉頭問韓介。

“四麵埋伏的兵馬除外,還剩下多少兵馬?”

韓介想了想,道:“按侯爺的吩咐,於闐軍五千人抄後,南北西三麵共計埋伏七千人,侯爺特意留下一支右軍,大概一千人,正在距此五裏外的沙丘外待命。”

所謂“右軍”,是大唐作戰時的標配,大唐軍隊與敵交戰時通常分左右兩軍,左軍是第一梯隊廝殺,而右軍則處於待命狀態,一旦戰場上形勢落入下風,主帥就會下令右軍補上。

“右軍”就是千年後戰爭中的預備隊,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便已有了預備隊的概念。

“派個人去右軍問問,召集擅射者,多少人都行,把他們調來這裏。”顧青眯眼注視遠方的吐蕃軍,看著他們從沙丘背麵翻越而下,成長蛇隊伍彳亍而行。

“侯爺的意思是……”

“組織一隊神射手,交戰後悄悄接近戰場,讓他們自己決定組隊或是單幹,自己去判斷戰場形勢,若見到敵人將領模樣的人物,就將他們射殺。”

韓介疑惑不已,但還是轉身派了一名親衛策馬飛快朝遠方奔去。

顧青懶得解釋,有時候直接給別人看事實強過任何解釋。

這麼幹的原理其實也是前世的狙擊組,不過這年代沒槍,所以換成箭,箭的有效射程是六十步到一百步,這個距離在兩軍交戰時不算太長,如果有一支狙擊隊神不知鬼不覺地混入交戰的將士人群裏,抽冷子狙殺敵軍將領,破壞他們的指揮係統,勝負的概率或許會更傾向於己方。

一切安排妥當後,吐蕃軍的兩萬人馬已然全部出現在視線內,前鋒的數千人快接近埋伏圈了。

“放他們的前鋒過去,西麵的埋伏圈在十裏外,跑不了的。”顧青屏住呼吸,趴在沙地上看著不遠處緩緩而行的吐蕃軍。

這是顧青第一次看到建製的吐蕃軍隊。吐蕃位於高原,論國力比大唐差了很多,高原作物隻產青稞,商業也非常貧瘠,所以吐蕃其實是比較窮困的,隻是他們的子民驍勇善戰,富有侵略性,時常與大唐交戰也有打劫貼補的意思。

吐蕃軍隊將士的穿著很混亂,他們沒有統一的服裝,都是穿著皮袍戴著氈帽,手裏的武器五花八門,還有抄著農具的,一路鬆鬆垮垮的行軍,將士也沒什麼精氣神,像一支剛打了敗仗的殘兵敗將。

但顧青不敢看這支看起來像烏合之眾的軍隊,大唐從立國到如今,一百多年了都沒能把吐蕃揍趴下,甚至不得不默許吐蕃滅了吐穀渾,實在是吐蕃軍隊的戰力不凡,與之交戰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眼看吐蕃軍的中軍主力離埋伏圈越來越近,顧青心跳陡然加快,默默計算距離,全軍再往前行三裏左右,埋伏圈便可以發動了。

眼睛死死盯著吐蕃軍隊,顧青和身旁的韓介等親衛都很緊張,韓介的右手一直搭在腰側的劍柄上,呼吸節奏漸漸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