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戰過後(2 / 3)

聞達摸了摸鼻子,說:“柴總兵未得調令,私自派兵進入河間府,雖然是為了抵抗遼兵,但是看現在的情況形同造反啊。”

梁中書瞪了他一眼,說:“聞都監慎言啊,柴總兵現在可是位高權重,財頃天下,是於不是自有朝廷判斷。”

聞達本來打算順杆子往上,看看能不能惦記盧俊義家的家產呢,但是現在看來梁中書對柴家莊很忌憚。

楊誌地位比較低,躲在角落裏喝酒,但是梁中書對他算是有知遇之恩。

楊誌說:“大人,末將認為應該交好滄州軍,而不是與之為敵。”

李成有些不滿,說:“區區一個偏僻州府軍,萬餘兵馬頂天了。”

梁中書問:“楊先鋒何出此言。”

“遼軍撤退前,派出寇鎮遠率領一萬騎兵殿後,遼軍不甘於就這麼走了,臨走前來個反撲。當時三家軍隊都在,柴總兵主動請戰。隻派出了一千二百名重騎兵,衝擊遼兵萬騎大陣。不到一刻鍾擊穿遼兵,殲敵一千五百餘人。最為重要的是滄州軍隻陣亡了五人。”楊誌說。

梁中書若有所思,問:“你是說本官第二天看到的戰場是滄州軍一家所為?咱們大名府軍和真定府軍都沒參戰?”

“沒有,因為真定軍之前和滄州軍有些誤會,言語上有些衝突,趙先鋒不願意出戰。”楊誌說。

李成、聞達不語,那戰場他們是看得過的,遼兵慘敗,丟盔棄甲。

雖然說遼國已經是日暮西山了,但是畢竟還是堂堂大國,沒有一萬騎兵如何敢衝擊一萬騎兵。

梁中書也是納悶:“這滄州軍哪裏來的如此多的重甲,西夏舉國之力,曆經百年也不過三千餘鐵甲重騎兵。”

楊誌一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

別看李成咋咋呼呼的,但是他清楚的很,如果野戰沒有工事,大名府軍精銳盡出也擋不住一千餘重甲鐵騎兵。

梁中書道:“冀州府廂軍也已經陸續組建好了,隻等官家聖旨,咱們就返回大名府。冬天要來了,何必呆在這苦寒之地。”

“大人說的是,還是住房子舒服,帳篷太不好了。”聞達說。

十一月初,天氣突然變冷,下起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

大名府軍、真定府軍,兩軍回師駐地。

柴林把河間府交給龐萬春駐防,率領大軍也回去滄州去了。

武鬆率領六千橫刀營回去依舊駐防滄州,滄州,這是滄州軍的根本,也是民心所在。

至於其他大軍一律回師柴家莊。

柴家莊鄉兵營,參謀、主薄等等一行人忙碌了好幾天,把戰功獎勵都給大家發下去了。

銅錢、銀子、地契,柴林絲毫不吝嗇。

從士兵到軍官個個喜笑顏開。

哪怕是打醬油走過場的輜重隊都得了數百文的獎勵。

書房,柴林叫了柴剛、木器坊的主管、牛馬商行主管商談事情。

柴林說:“這次大戰輜重營出力不小,來回運輸糧食、物資,士兵們也都辛苦了。”

柴剛笑道:“這幾天的確累壞了,尤其是遼兵的數千匹死馬。還有往河間府運輸的土豆、玉米等等。往返十餘趟,共計四萬五千多車。”

輜重營是個很特別的營,現在平常人數不過一千多人,數百輛大車,一千多頭騾子。一旦發生戰事,四海大車行的車就調歸輜重營,另外就是發動各村壯丁。

牛馬大商行的彙報材料,柴林也看了。三年陸續發放毛驢一萬五千頭,草原馬兩萬匹。現在每年新增毛驢一萬一千餘頭,馬匹四千餘匹,騾子一萬餘頭。

商行主管說:“現在簽訂契約,自願動員的騾子、馬匹總數達兩萬三千六百頭之多。烏頭驢和鐵蹄馬產生了一個新的物種,鐵蹄騾,現在第一批已經可以使用了。以後每年都會以兩萬到三萬的數量猛烈增加。問題在於農戶使用訓練上還是有差距的。”

毛驢就不用征調了,力量偏弱。能征調馬匹和騾子的數量還是很可觀的,不過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大戰,最少需要十萬頭以上的大牲口。

“訓馬、訓騾目前還跟不上,車把式少,新手多,關鍵時刻掉鏈子。還得多多鼓勵壯丁自學趕車。”柴剛說。

柴林搖搖頭:“自己摸索也好,找師傅教也好,都不全麵。柴剛你安排一下,找五十位經驗最豐富的車把式,組建一個車把式培訓班,對於願意參加緊急動員的車夫進行免費培訓。多多培育些熟手出來,趕馬車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要熟悉騾馬的習性,懂得口令。”

柴剛點點頭,說:“好。一直都有在培訓,但是規模不大。今年冬天好好做一下培訓,牲口多、人多、車多,培訓不到位也是白搭。再有一點就是木輪大車跟膠輪大車一比實在差別太大了。木輪大車載重量輕,比較沉重,還容易陷坑裏。膠輪大車輕快,載重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