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百零二章 風雨欲來(2 / 2)

所以現在要緊的還是練習排兵布陣,行軍安營。從老兵到新兵不是簡單的幾個月訓練能成的,最少也得一年左右的鍛煉。

眾人都散了,隻留下柴林和兩位軍師。

吳用指著曾頭市說:“這裏什麼時候動,現在金國已經起來了,是時候了。”

“敵不動,我不動。敵人動,我們再動。先留著,如果現在把曾頭市滅了,金國不南下了怎麼辦?”

曾頭市是金軍內線的事情柴林早就知道了,而且在金國剛剛開始的時候柴家莊和金國就是通過曾頭市交易,雙方關係密切。

整個京東路的大軍都行動起來了,就連一直幹工程的工程兵也進行了停工訓練,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要打仗了,但是至於跟誰打,什麼時候打那就不知道了。

參加過戰鬥的老兵大把的領錢、大把的拿地契。新兵隻有月錢八百文,一個個期盼著打仗,也能多領取一些獎勵。

這段時間,滄州的政務也忙的夠嗆。

現在的滄州工坊極多,兩個大型紡紗廠,兩個大型織布廠。另外還有蘇杭商人投資的絲綢廠。

光是滄州織布廠,一萬多名女工織的棉布,就能夠大半個大宋人使用的。

商業、工業稅費收入是以前的十倍。

同時農業的發展是成倍爆發的,整個滄州民間擁有大牲口七萬多頭,以毛驢和黃牛為主,少量馬匹和騾子。糧食產量直接增加了一倍,而且是在土地麵積沒有增加的情況增長了一倍。

主要原因在於水渠、水車、水井等的修建,水利方便,能灌溉的土地麵積增加了。新作物的推廣使糧食增產的同時,讓家禽、家畜的養殖產業得到迅猛的發展。

豬、羊、雞鴨存欄量增加了三倍還多。

幾乎八成的農村家庭都飼養有豬羊,再不濟也養的有雞鴨鵝等家禽。

養殖商行有專門教授發酵處理農家肥的技術,用了不過三年時間就實現了養殖和種植的良性發展。

單單是柴家莊附近幾十村子,年出欄生豬、羊多達五十萬頭。

滄州軍保持了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訓練之餘堅持自己種菜、養豬、養羊。現在不僅僅能吃上飯,更能吃上肉。

京東路各州府、縣衙的倉庫幾乎都爆倉了。堆積如山的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等糧食。

短期內來看再也不用為糧食發愁了。

官府發布存糧通知,農村家庭每人必須存糧二百斤以上。

大家各自想辦法,發動大腦。

有的用麻袋裝好,有的糧食缸裝好,也有的家庭糧食太多了,成捆的玉米掛在房簷下。柴房裏堆著的是土豆,地窖裏存放的是紅薯,油缸裏滿滿的食用油,豐收的景象超乎想象,可以說是盛世。

每年出生人口量大大增加,每個縣都開設有收養孤兒的慈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