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67.第67章(1 / 2)

吹噓呼吸,吐故納新。

所修所煉,不過是一個靜字。對於神傳師而言,靜之一字,能夠臨危不亂,亂而不燥,躁而不慌。能保持神傳師心性堅韌,若是麵臨危險,不靜者會手足失措,章法必亂導致釀成大禍。若是亂不成章,不靜者會亂上加亂,躁動以致漸漸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如果無法避免的陷入躁亂的局麵,靜心者也不會心慌,心靜而不慌就能從雜亂的局麵中看到新的破局之道。

神傳師之間的對決,一者靈蘊深淺,二者戰技高低,三者反應上下,四者經驗之豐富,五者精神力之爭。精神力雖然排在最後麵,但是也不能小看,精神力往往能夠起到一個反敗為勝的關鍵。換一個說法,前麵四個是穩定戰鬥力,而精神力就像是一個驚喜。這就像是玩遊戲,兩個玩家在單挑,本來一個人要輸了,另一個人也沒多少狀態,突然一個暴擊反敗為勝,就像是這樣的驚喜。

舉一個現實中的例子,在參加高考的考生,老師都會對他們說,心態最重要。有的人平時考試的時候表現很好,但是在最關鍵的高考的時候反而考出讓人大跌眼鏡的分數。有的人平時表現常常,不急不躁,最後卻能考出很好的成績。大同小異,有的神傳師精神力好,心靜不慌心態好,在平常的時候和在危急的時候都是一副樣子,都能發揮出最佳水平。

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薑昱將寧瀚的說法理了一下,晚上寧瀚回去的時候,薑昱就翻了翻冥府禦使令裏麵看看有沒有更好的修煉精神力的法門,雖然找到幾部,但是內容晦澀難懂,看的薑昱頭暈目眩。這些都是古文字,文言文中的文言文,讓薑昱不得不一個字一個字的百度,好不容易翻譯出一片洋洋灑灑千餘字的古文,發現與呼吸吐納法的說明大同小異。但是這篇古文多了一個修煉精神力的法門——練心法。

練心法旁邊有一個旁注,這是禦史的修煉心法,看來這個備注就是禦史寫的。

“心境(精神力)一事高低不測,縱如神魔,也無法門斷盡長愁,練心法雖能鏡入大乘,然看盡三生,釋厄於心,心無雜念,身無情牽,慎之。”

也就是說練心法如果練道大乘,精神力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但是整個人也會變得冷酷無情?要不要這麼絕對啊~既然能夠提升精神力,但是不練道大乘應該沒關係吧。但是看了練心法的功能,還能夠抵禦心魔,破除外界的誘惑,還是挺有用處的嘛,不練簡直對不起冥府禦使!

練了!

練心法全稱”曆事練心”,第一個境界為”修心”,尋淨土,修本心,萬物歸一,一是萬物,我為萬物之一,謙恭,知理,敬畏之心。第二個境界為”無妄”,明修本內,不貪,不癡,不想,不亂。第三個境界為”禦外”,此人喜我,此人恨我,此人愛我,此人厭我,都為外物心魔,我修我心,一心不亂,外物成空。第四個境界為”明華”……

薑昱看到此處已經不再看下去,再看下去那就不是人了,跟行屍走肉有何區別,無欲無求,無貪無嗔,人沒了欲望又如何進步。看來這練心對精神力的幫助的確很大,這樣修煉下去,萬事萬物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心境,那就是絕對的精神強度。

而且,怎麼看都像是一個關於做人的道德準則呢。第一個境界修心需要的謙恭和知理,對自然和未知的事物保持著敬畏之心,安分守己,這樣的人已經是道德非常高潔的了。第二個境界無妄明修內在,這不貪不癡,不想不靡,這要是官,那就是清官,這要是人,那就是聖人!第三個境界禦外,那就是不理會外人對自己的看法,我活我的你活你的,不論你說什麼我都不生氣!這種人,是人傑,俗話說的宰相肚裏能撐船,幹大事情的人!這第一個境界和第二個境界加起來簡直就是翻版的七宗罪嘛,不饕餮,不****,不貪婪,不憤怒,不嫉妒,不懶惰,不傲慢。

謙恭和知理,是不傲慢。安分守己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是不懶惰。(*敬畏自然那就是順應自然,而現在的自然就是需要努力工作活下去)不貪不癡,對應的是不貪婪和不****。(*佛語常說”癡兒癡兒”,是指癡迷於****之人,而但丁對****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不言而合)不想不靡,對應的是不嫉妒和不饕餮。而禦外對應的就是不憤怒。

但是依靠尋常的”曆事練心”並不能快速達到這些境界,就像有的人終其一生問道練心,也不過是勉強的第一個境界,但盡管如此,這些人都是聞名遐邇的謙謙君子,在曆史長河中留下丹青妙名的鼎鼎人物!

而禦史的練心法門,除了曆事練心之外,居然還有一種短時間內增強反應能力的技巧,看了禦史在這個技巧的講解,薑昱開始佩服古人的智慧。根據薑昱夢境中的記憶,於是應該是屬於炎黃時代甚至更久遠的上古洪荒時代的初代神傳師,而現在夢境結束的時候是在三國時期,而禦史準備踏入輪回尋求天命根源的時代不確定是在哪個時代,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神傳師。而禦史是在三皇那個時代發現的技巧,那個時候可是非常落後的農耕奴隸時代,那個時候的人擁有再如何高的智慧,也不會深入了解人體構造吧,而禦史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