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七 變故(一)(1 / 2)

第二十七變故(一)

安海珍果然如同她娘家的堂姐所說的,人長得俊俏不算,還裏裏外外是持家的一把好手,性子又綿和,讓這一家老老少少交口稱讚不已,就連外人見了,都高看上一眼。

隻有她的大嫂李翠花暗暗懊惱,老兒媳婦這樣一來,可就真把自己比下去了。隻有背地裏亂罵她是什麼賠錢貨,什麼使精賣俏,什麼狐狸精之類的混話。

鐵山娘這一下可算是長出了一口氣,二兒媳溫柔善良,勤勞能幹,把家裏把持的井井有條的。對人有非常和氣,雖然鐵錘媳婦對她不斷的冷嘲熱諷,可她絲毫也不放在心上,照樣對嫂子有說有笑的,那大伯家的孩子,就像是自己親生的一樣。

有時還是鐵山娘這當婆婆的,看著實在是不像話了,對翠花教訓幾句,鐵山媳婦還給自己的妯娌打圓場,說她是刀子嘴豆腐心,自己不會計較的。但這樣長久以來,李翠花也覺得不好意思了,到漸漸的有所收斂。就是對自己的公婆,也不像以前那樣經常出言頂撞了。

鐵山娘覺得這都是老兒媳婦帶過來的福,俗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一家人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用幾年,家中的光景就慢慢恢複了。期間鐵山家又添了一個大胖小子,更是雙喜臨門,村裏人誰不誇鐵山去了一個好媳婦!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隨著依曾和依然的出生,家裏的事情都穩定下來,鐵山娘早已經不再出山,在家裏帶孩子做飯。俗話說得好:心裏舒暢,沒病沒災!鐵山爹這多年來的的病,也隨著日子的舒心已經全好了。

可鐵山媳婦孝順,有了什麼好吃喝,先盡讓著公爹吃,這幾年下來,鐵山爹到比以前身子骨還壯實,他在田間地頭也是一把出了名的好手,不顧兒子兒媳的勸阻,也非得跟著去田裏,鐵山娘見他堅持,也就同意讓他去了。

老大一家子對父親能夠下田卻是很歡喜,父親也是勤勞出了名的,到時候肯定會幫著自己幹活的。這還真是一人一個心思,誰給誰想的也不一樣!

可是誰能想得到,災難就在這時候發生了。這時候鐵山最小的女兒依然才兩周多。有一天忽然接到一封丈人家拍來的電報,上麵隻寫著幾個字:母病重,速回。落款是小姨子的名字安海娟。

接到這封電報,妻子苦的像淚人似的,張鐵山決定,馬上陪著妻子回去一趟,可誰承想,安海珍這一趟回去,竟然成了他們夫妻的生離死別。

當時正是秋收季節,田裏的十幾畝的莊稼還沒有收獲,冬季作物也需要播種,再就是家中喂養的牲口數目不少,需要每天去放養,再加上剛收回的莊稼還要入倉,這所有的一切,並不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能夠獨自承擔的,更何況家中還有三個孩子呢?張鐵山猶豫了。

父親卻對他說:“鐵山,你放心的去吧!家裏沒關係,這不還有你大哥的嗎?就是族裏的人,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們一年的收成,卻收不到家的,去吧!還是海珍娘家的事為重,人家把這麼好的姑娘給了咱,咱得知道知恩圖報啊!”

鐵山知道,父親這是在安慰自己,在山裏誰家都有十幾畝的地,在當時沒有現代化的機械作業,隻是靠人力,誰家也得操勞個半月二十天的,即使到那時在跟自家相幫,恐怕就誤了下一季的播種。

安海珍看出了丈夫的猶豫,她也知道莊稼人就是指著這一季的收成過活,如果收成不好,那麼整個冬季等待他們的就是挨餓受饑。於是她就體貼的說道:“還是我先過去看看情況,要是情況不好,我再給你拍電報;要是沒有大事,我就現在哪裏伺候我媽,到她好轉我再回來,你看中不中?”

張鐵山想了想妻子說的也是個辦法,現在家裏趕上農忙,又老的老小的小,也實在是走不開,隻有按妻子說的辦,隻是再三叮囑:“到了那裏後,即使沒有多大的事情,也要跟我來封信,好叫我不擔心,你一年也隻回去一兩次,這次回去多帶點錢,也好進進孝心。”說著把家中現有的十元錢全部交給妻子手中。

就這樣第二天一大早,張鐵山就去送妻子到了龍馬鎮的公路上,上了去平川縣的汽車。沒幾天後,就接到妻子報平安的信,信中說道:義剛他姥姥得的是一種急病,自己到的時候,病已經明顯見好,自己在這裏伺候一陣子就回去,望家中不要掛念。信的後半部分還不住叮嚀鐵山,一定要注意父親的身體,不要讓他老人家累著了,義剛已經大點了懂事情了,可細妹子和幺妹子一定看仔細了,不要讓她們磕著碰著的。最好還記掛著他的身體。看的張鐵山熱淚盈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