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四章 消息(二)(1 / 3)

第五十四章消息(二)

依曾笑著結果依然遞過來的那迭紙,原來那是農科站上發的關於果樹種植的材料,隻見上麵寫道:龍馬鎮政府關於幫扶山區農民的幫扶計劃和具體內容。

一、幫扶計劃:經過農科站人員的研究,適合幹旱、半幹旱區栽培的較耐旱的果樹樹種有沙棗、桃、杏、棗、葡萄、無花果;耐旱力中等的有山楂、核桃、蘋果、梨、李、柿等。請當地農民先計劃好自己所需的作物種苗,再向農科站作書麵的申請。

幫扶對象:凡自願美化荒山,有一定的勞動能力的當地農民,都可以提出申請,我們再結合鎮政府和各村支部,給與一定數額的無息貸款,貸款人必須由當地村支部的擔保。農民在貸款到位之日起,必須在兩年內還清,否則按當地的利率寓於計算利息。

二、種植類實用技術,請在申請種植種類時認真的看一遍,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到農科站學習的時候,可以詢問工作人員。

適地規劃建園、搞好水土保持。幹旱、半幹旱地區由於地形複雜,保水保肥能力差,尤其在山地建園時,降雨易產生徑流,衝刷土壤,導致果樹產量低而不穩,因此,必須采取水保工程措施。

1、修築梯田。對土層深厚的山區丘陵坡地,應根據地形地貌修築斷續或連續帶狀梯田。田麵水平或裏低外高(稍向內傾約5度),果樹定植於田麵中部和略靠外側。梯田寬隨地形而異,外緣培修土埂,埂寬30厘米,高50厘米,以利蓄水。對緩坡地田麵外側可種植豆類、山藥和綠肥作物等。

2、撩壕。在坡地上按等高線開溝,樹植於壕溝外坡,壕溝寬50厘米,深約40-50厘米,兩壕相距2米,撩壕是一種臨時的水土保持措施,適於土層薄、黏重、貧脊丘陵低山區。

3、挖魚鱗坑。魚磷坑為近似半月形的坑穴,長徑70-150厘米,短徑60-100厘米,深約50厘米左右,外側土埂高30厘米,坑內側有小蓄水溝與坑兩角的引水溝相通。

4、營建防護林網。防護林營造時要求盡量選用抗逆性強,生長迅速,樹體高大,枝葉繁茂且與果樹無共同病蟲害的本地樹種,常用樹種有楊樹、苦楝、臭椿、花椒等。

三、抗旱栽植:

1、預先整地挖坑。在雨季來臨前進行整地並挖好80-100厘米見方的栽植坑,在坑內填埋秸稈、雜草10厘米左右踩實,然後將底土與保水劑每坑15-20克拌勻,回填到坑內,表土回填上部並壓實,當年秋季可因地適時栽植。

2、選用優質壯苗。苗木要求品種純正,根係完整,接口愈合良好,無病蟲害。栽植前剪根係,用清水浸泡12-24小時,並用abt3號生根粉50-100毫克/升溶液浸蘸根係3-5秒。

3、栽植方法。栽植時,先在栽植坑位置挖開一**澆足底水,栽苗後澆表水,水滲後用土埋好坑,然後用1平方米塑料薄膜覆蓋,四周用土壓實,呈鍋底形利於積水下滲。另外,苗木定幹後可用普通白漆、柴油或凡士林塗抹剪口,也可用膜袋套在苗木上綁好,以防失水,但苗木萌芽時要及時檢查去膜袋,防止灼傷幼芽。

四、加強土壤管理:

1、合理耕作。土壤瘠薄,有機質含量低的果園,伏耕有利於貯水保墒,對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的果園可免耕,盡量保持土壤的自然狀況,減少水分蒸發。另外,溝壟耕作,改鋤草為淺旋耕或刈割亦有抗旱、保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