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8 延安見聞(1 / 2)

5月31日,陳嘉庚先生率領的南洋華僑慰勞考察團,加上隨行記者一共二十多人,乘坐汽車,終於抵達了延安。**、朱總司令和一幹中央領導親自迎到了城外。坐在車上,**問道:“陳老先生,我們延安的情景和您想象的不大一樣吧?”陳嘉庚先生讚歎道:“是大不一樣啊!不瞞主席,臨來前,老朽還特意翻了翻書,隻道這裏是遍布黃土,土地貧瘠。今日一見卻是大不相同。您看那邊的山上就種滿了莊稼,當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謙虛地笑道:“先生過獎了。稍事休息一下,吃過飯以後,還有一場歡迎晚會。老先生務必賞光啊。”“**太客氣了。”

陳嘉庚一行隨工作人員來到事先安排好的住處,稍微休息一下後,又被請到了一處小禮堂內,這裏已經為眾人設下了歡迎宴,**招呼道:“都不要見外,都是一些這裏的土特產,家常菜。”陳嘉庚看了看桌上的菜肴,雖說遠比不上重慶舉辦的那場宴會那般豐盛,卻也是有魚有肉有雞,不由微微皺眉,“主席,這……太破費了吧?”**看出了陳先生的意思,笑道:“陳先生放心,這些都是我們自己養的。吃完飯我陪您四處轉轉,您就清楚嘍。”“既如此,多謝主席款待了。”

吃完飯,**等人陪著陳嘉庚一行,漫步在延河岸邊。沒走幾步,陳嘉庚就指著不遠處的河邊問道:“主席,那是何物?”**笑道:“這就是我要帶您去看的第一處風景啊。”

說著,眾人來到近前。周副主席介紹道:“這是我們延安發明的網箱養魚法。大家請看,這個網箱裏的已經生長的是魚苗,這個是一年期的,這個是兩年期。”陳嘉庚看著網箱裏一條條神氣活現的遊魚,讚歎道:“聞所未聞。真是天才般的想法啊!這麼說方才宴會上的魚都是由此而來了?”**笑道:“正是啊。我們再到別處去看看吧。”

來到一處村外,隻聽見村中傳來一陣“咕咕咯咯”的聲音,陪同的李富春道:“這是這裏的一處養雞場。因為經常有日軍飛機空襲,為了減少損失,單獨一個村的養雞場都不是很大,隻有十幾隻。但我們延安現在已經至少有十多個村有這樣的養雞場了。”

“這麼些雞吃什麼呀?”有一個隨行的記者問。“答案就在這裏。”李富春一指旁邊的一處深坑,那裏有一堆堆正在蠕動的,“這是……蚯蚓。”李富春笑道:“不光蚯蚓。我們還喂……算了,為了不影響你們的食欲我就不說了。還有苜蓿草籽。我們還要把它們時常地放到地裏去捉害蟲。”

“了不起!了不起啊!”陳嘉庚再一次讚歎道:“以前總以為貴黨隻會打土豪、分田地。今日一見才知你們在發展農村經濟上也有獨到之處啊!”**笑道:“我們這也是逼得沒有辦法啊。誰叫卡在我們脖子上的手越來越緊呀。”陳嘉庚知道**的話所指為何,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

“那裏是養什麼的?”一名女記者指著別一處地方問道。**笑道:“那裏可是我們這裏最具特色的養殖種類。”說著,帶領眾人走了過去。“呀!是兔子。”女記者興奮地叫道。**笑道:“是啊。不要小看這東西。繁殖得可快哩。而且不光肉可以吃,皮毛還可以做衣服、帽子。”“啊?這麼可愛的小家夥你們也吃啊?”女記者頓時愛心泛濫了。

眾人一路向東,又參觀了幾處地方,這才來到“魯藝”的劇場。

眾人落座之後,節目開始。一名女八路軍報幕員走上台,朗聲道:“歡迎陳嘉庚先生及華僑考察團演出現在開始。先請聽《黃河大合唱》。”

一曲完畢,報幕員走上台,“為了支援抗戰,許許多多的愛國華僑慷慨解囊,有的甚至放棄國外的優越生活回國參戰。隻因為他們都是中華兒女,都有一顆中國心。下麵請欣賞一首新創作的歌曲《我的中國心》。”

隨著音樂聲,從後台走上一名身穿西裝的男青年,來到台中間,

“河山隻在我夢縈,

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

我的中國心……。”

隨著剛開始柔和輕緩的歌聲,陳嘉庚和所有來到這裏的南洋華僑,雙眼都充滿了淚花。通俗易懂的歌詞沒有多少豪言壯語,卻句句說出了他們的心裏話。是啊,“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到最後,全劇場的人員一起合唱,“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心中一樣親……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一曲唱罷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陳嘉庚擦著流出的淚花,對**說道:“主席,太感謝了!謝謝你們寫了這麼首好歌。回去以後我一定會把它傳遍海外,讓所有華僑都記住我有一顆中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