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36 遠方的客人(1 / 2)

寫在前麵的話:本節可能沒什麼意思,主要以資料為主。還望諸位看官看在兄弟我查這些資料不易的份上,不喜勿噴。

*****************************************************************

1944年6月初,由《新民報》、《泰晤士報》、《紐約時報》、《時代》等多家報社組成的中外記者團突破重重封鎖來到延安。記者團在訪問**等幾位領導的同時,還訪問了延安的各個機關單位、學校、市場和附近的鄉村。這裏的一切都深深吸引著這些客人。數天後有一部分記者離開延安,東渡黃河去往前方的抗日根據地。

而此時,一架飛機正從美國飛往重慶,飛機上的是現任美國副總統——亨利·華萊士一行。他此行的目前是受羅斯福之托與那位蔣委員長商量、甚至可以說是迫使他同意向延安派駐美軍觀察組的事宜。

其實早在去年六月,美國駐華使館秘書、史迪威將軍的政治顧問之一戴維斯就向華盛頓遞交了一位長達十頁的書麵報告。較為詳盡地分析蔣與延安之間存在的分歧與鬥爭及美蘇卷入這一鬥爭的危險性。最後戴維斯在報告中報出了美國與延安方麵直接進行接觸的大膽建議,並主張向解放區派駐美軍觀察員。雖說當時羅斯福並沒有采納戴維斯的建議,但他的這份報告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年盟軍在東、西方各主要戰場相繼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為早日打敗日軍,史迪威於九月提出了裝備和使用**軍隊的建議,這自然是蔣委員長堅決不能同意的。相反蔣為了得到更多的外援,不止一次地以退出對日作戰來要挾羅斯福。這讓羅斯福深感不快,也對蔣這種抗日的態度頗為不滿。

今年一月,戴維斯再次向白宮建議向解放區派駐觀察員的報告。這次羅斯福同意了,莘在報告上作了指示,要求美國陸軍和海軍部製定出相關方案,並準備采取行動。

二月,史迪威把蔣用50萬軍隊圍堵八路軍一事向參謀長馬歇爾作了報告,並指出這一做法對抗戰極為有害。羅斯福知道此事後對更感憂慮。九日,羅斯福致電蔣委員長,正式提出派遣美**事代表團到解放區的要求。蔣自然不會同意。一個月後,羅斯福再次致電蔣,說美戰區司令部正準備短期內派出使團赴解放區進行考察。在羅斯福的壓力下,蔣於四月回電,原則上同意,但在具體實施時,又以各種理由拖延。

也就在這個時候,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戰役,**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丟掉了幾十座城市,而且還在不斷後撤。美國擔心,中國正麵戰場的危機會影響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勝利,影響盟軍以中國大陸為基地反攻日本,影響美國以最小代價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戰略目標。於是,才有了華萊士一行的重慶這行。

6月20日,華萊士一行四人到達重慶,華萊士很快就與蔣委員長開始會談,他轉述了羅斯福對待國共關係的基本立場,那就是是和解。而蔣卻向他展開了一通冗長的埋怨,說中國因為有了他們而遭到極大災害,由於雙方的嚴重分歧,會談陷入了僵局。

此次訪華,給華萊士留下了糟糕的印象,他在給羅斯福的電報中說:“我們對蔣的支持恐怕是一項短期投資,他實在沒有治理戰後中國的智慧和政治力量,戰後中國的領袖大概將會通過政治變革或革命的方式產生出來。”同年11月,羅斯福稱:“重慶政府尚在17世紀,要出麵擔當20世紀的任務,必定力不能繼。”

5天後,華萊士啟程返回美國,雖然他此行沒有促使蔣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兩黨之間的關係,但他在談判桌旁與蔣苦鬥三天,終於以美國駐重慶的b-29遠程轟炸機隊需要根據地情報為借口,迫使蔣答應美方向延安派遣觀察組的要求。

6月28日,**收到延安駐重慶代表林伯渠、董必武來電:美**事人員赴延安一事已確定。**看完電報後很興奮,當即回電表示熱烈歡迎。之後,一眾領導人齊聚主席的窯洞,商量接待美軍觀察組一事。第二天,**主持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就美軍觀察組來延安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會議決定:對美國觀察團表明,我黨需要合作抗戰,勝利後需要和平建國;在交涉中以老實為原則。

為確保美軍飛機安全降落。**還請來懂航空知識的同誌商討降落的安全問題,並派部隊對現有機場進行了修整和加寬。隨後又親自草擬電報,詳細說明的機場的情況(包括跑道長、寬、走向),降落方向,雨季飛機不能超重以及各種標誌等,給林伯渠董必武。

另一方麵,美國中緬印戰區懷念部也開始了各種準備工作。經過挑選,最後確定了一份18人的名單,他們中多數都有長期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經曆,有步兵、航空兵、信號兵和軍醫等。分屬美陸海空及情報局各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