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二章 海闊天高(1 / 2)

西城的落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地處中西部地區,既不沿邊,也不靠海,城市對經濟發展各種資源的吸引力有限。

僅此一點,對業務遍及全國、輻射國外的中國UPC工業協會的發展來說,就天然地形成了一種極大的製約。

“如果要實現林院長給我定下的‘把協會的品牌打出去’的目標,那麼,協會秘書處所在地,就不能局限在西城這個地方。”張智把自己的這個想法首先告訴了朱墨。他不是想征求朱墨的意見,他隻是想從朱墨的反應裏,判斷自己這個想法的邏輯合理性。

“離開西城?想去哪裏?”朱墨的反應,是張智希望的。

是啊,要去哪裏?這兩天,這個問題一直叩擊著張智的大腦,如果邁出這一步,隻可成功,不能失敗。

其實,在張智心裏,這個想法一產生,作為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市的海東市,就在第一時間進入他的視野。

當然,這主要是基於以下事實。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UPC生產和消費國,占全球產量的45%左右。隨著建築節能、汽車、家電、服裝、家具等產業的消費升級,UPC的應用,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麵麵,規模也不斷擴大。

——國內UPC產業布局主要包括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珠三角地區、西南地區、海西經濟區等。

因此,張智認為,華北、華東、華南地區的幾個國內主要城市,都在可選的範圍之內。

相比之下,張智首當其衝想到海東市,理由是很充分的:一是海東的區位優勢;二是技術和人才優勢;三是產業布局優勢;四是馬濤的勤凱公司可以提供現成的辦公地點。

這四條理由,都是可以擺在桌麵上的響當當的具有說服力的理由。

不過,既然有可以擺在桌麵上的,那就一定也有不能擺在桌麵上的。

的確,在這四條選擇海東的理由之外,在張智心裏占有相當權重地位的一個理由是,四年大學生活在他心裏始終存留著一份“海東情結”。

當然,這麼大的事,最後拍板的人,肯定不是他這個秘書長。

他準備篩選出三四個城市,形成方案後,向林院長彙報。為了使選擇海東的理由更加穩妥,他先和馬濤進行了溝通。

曙光研究院在海東成立勤凱公司的時候,在海東購買了50畝土地。這幾年,馬濤已經逐漸把部分直接與海東當地企業配套的產品生產線建在了這裏。從漸漸收回投資,到反哺曙光院,馬濤把勤凱公司做的風生水起。

原本就是相互依存、互惠共贏的事。

當張智把協會辦事處設在勤凱公司的想法告訴馬濤時,馬濤說:“舉雙手讚成。”

於是,在張智向理事會推薦的四個方案中,海東市自然被他排在了第一位。

經過對比、權衡,華北地區的北京和華東地區的海東,成為理事會決策者們最具傾向性的兩個候選城市。

恰在這時,身為協會理事長的林院長在國外讀研究生的女兒畢業回到國內,選擇留在海東發展。許多人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消息。於是,傾向於選擇北京的那一方,立刻全部倒戈。

一個月後,中國UPC工業協會海東辦事處的牌子,懸掛在了勤凱公司的大門處。

緊接著,這一年的協會會員大會,召開地點自然而然地選在了海東。

在西城的協會秘書處,從來沒有像這段時間這樣熱鬧過。會議通知在協會網站上一發布,報名參會的回執就一份接一份地到來,秘書處的幾個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

根據協會章程,非會員單位參會之前,必須先行辦理入會手續。結果,等到會議開幕,會員單位一下子從之前的幾十家猛增至近兩百家。

三四十萬元的新增會費,很快都到了協會秘書處的賬上,讓秘書處的幾個人既開了眼界,又被吊起了胃口:“張秘書長,到了海東,各種成本都增加了,咱們的會費標準太低了。”

“慢慢來,咱得先讓協會工作上一個台階再說。”

這次會員大會,到會會員單位數量是空前的。

“張秘書長,協會在海東設立辦事處真是太好了。以前到協會開會辦事,要到西城去,非常不方便,有時索性就不去了。”

“張秘書長,我們很多企業都在海東設有分公司或分支機構,在海東參加協會的活動太方便了。”

許多會員單位的代表,用這種方式,結識了協會新一任秘書長。

海東辦事處的設立,不僅搭建了更為高效的會員與協會間的溝通聯絡平台,最讓協會理事會感到滿意的是,吸引了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巴西等UPC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的目光。

協會在國內外同行業中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林院長由此對協會工作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新的認識,便賦予協會秘書處更大的管理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