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四十三章 牛市夫妻(1 / 2)

中國A股市場正在經曆一次史無前例的牛市。

二〇〇七五月九日,上證指數突破4000點大關。

高歌猛進的股票市場,開始聚集起越來越旺的人氣。

老公炒股,自己卻一直對股市不感興趣的苟夏青,這段時間在“全民皆股”的熱情感召下,也加入到了股民的隊伍。

苟夏青炒股,自然離不開顏永軍的場外指導。

顏永軍先是為自己的老婆開設了賬戶,接著,又親自為她挑選了兩隻股票,然後投入了兩萬多元,讓苟夏青和自己一道征戰股市。

把苟夏青領進了股市大門,但顏永軍可沒想過讓苟夏青去掙錢,他純粹是為了滿足她“打醬油”的好奇心。

盡管天天在顏永軍的身邊接受股市交易的熏陶,但是真正操作起來,苟夏青還是小白一個。

顏永軍就耐心地對她進行速成式的啟蒙教育。

“你現在,就跟著感覺走。”

顏永軍知道給苟夏青講技術,她也聽不懂,就告訴她最簡單的操作辦法。

“中國的A股分為兩種。一種叫資金市,一種叫事件市。事件市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基本麵。比如說,股市有哪些熱點事件,對應的板塊和概念就會隨之大漲,這就叫事件市。而資金市,就是市場主力資金運作哪個板塊個股,哪個板塊個股大漲,這就是資金市。”

“然後呢?”苟夏青問。

“隻要你懂得跟隨這兩個原則,炒股就比較容易賺到錢。”

“我怎麼才能知道主力資金在運作哪個板塊呢?”苟夏青一臉既天真又認真地樣子。

“現在已經是信息時代,隻要隨便翻一翻市場評論,當前資金扶持什麼板塊、市場熱點在哪些題材、正在熱炒的是哪些概念,就能一目了然了。”

從四月開始,一個多月來,顏永軍這個老股民就以多年練就的靈敏嗅覺,每天都讓自己守在電腦前,與股市短兵相接,讓自己在短線戰場上左右廝殺。

這種操作風格,對擅長做中長線的顏永軍來說,在他炒股的曆史上有過幾次。

一次是一九九二年六月上調印花稅,大盤指數在盤整一個月後,隨即掉頭向下,跌幅超過70%。那一個多月,他將手中持有的幾隻股票進行短線操作,結果是盈虧各半。

還有一次是一九九七年五月,印花稅再次提高的當天,A股市場在形成大牛市的頂峰後,跌幅超過30%,他手中的股票全部及時“逃離”。

這次上證指數突破4000點大關,盤麵的走勢是否曆史的重演?

在電腦裏,顏永軍有自己整理出的相關資料庫。

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統計,截至五月九日,滬深兩市賬戶總數達到9491.94萬戶,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全國城市人口的26%。

而這個數字,在一月份的統計中是8005.90萬戶。

也就是說,不到四個月時間,A股新開賬戶近一千五百萬戶。

其間,大多數股票非理性地瘋狂上漲,絕大多數股民都在賺錢。

有關部門為此一再提醒,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並且出台了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一係列措施,但都沒能擋住股市瘋狂上漲的腳步。

麵對上漲的行情,顏永軍當然不會放過。

但他一邊加倉,一邊采取短線操作,密切關注市場細微變化,每隻股票一旦到了自己設定的贏利點,馬上出手,絕不戀戰。

懵懵懂懂的苟夏青一入市,運氣還真的不錯。

她用兩萬多元頻繁進出,賬戶上的錢眼看著多了起來。

沒幾天,她和丈夫關於股市的對話就顯得有些專業的味道了。

“大部分大漲的股票,都有一個熱門題材,它們人氣高,成交量大。如果能第一時間發現的話,去買它的龍頭股,那賺的可就厲害了。我現在拿不準的是,如果我緊跟市場熱門題材,抓到了龍頭股,應該什麼時候賣出呢?”苟夏青問。

顏永軍說:“你要注意,市場強勢股,連續漲停後,有一天沒有強勢漲停,這個時候,大概率就是賣出的最佳時機。”

“比如說,四月的基建大題材,市場上的一個建材龍頭股連續七天漲停,但第八天沒有封上漲停板,這時,就要及時賣出,才能保住之前取得的利潤。我記得,那隻股票,後來五天時間出現了28%的大跌。”

火熱的股票市場上,苟夏青和顏永軍夫妻兩人,正齊心協力,準備為他們的家庭資產添磚加瓦。

“老公,太火了,我看,要不了幾天,我這兩萬元可就要翻倍嘍。我都不要上班好嘞。”

這天下班回來,苟夏青一進家門便興衝衝地對顏永軍嚷嚷起來。

家裏隻有他們兩人。這段時間,兒子被他們送到了孩子的姑姑家。

“我們辦公室,現在嘛,所有人都忙得要死嘞,看誰比誰守紀律,坐在電腦前,那個專注的樣子。”

“都在炒股?”

“是的啦。”

“別太貪了,做短線,該賣就賣,股市嘛,有漲就有跌。”顏永軍覺得自己老婆這段時間天天兩眼放光的樣子更加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