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十四章 把皇帝氣暈了(1 / 3)

sh_read();

“蘭陵王,你帶兵犯闕,到底所欲何為?”春明門上,大唐皇帝李隆基厲聲大喝,凜然有威。@,

春明門下,蕭去病拱手行禮,揚聲喊道:“啟稟陛下,臣非是帶兵犯闕,實乃被逼無奈,有大冤情,要呈於陛下麵前!

臣實不知,我策軍有何罪責,陛下要對我策軍痛下殺手?

逆胡安祿山和幽州叛軍,深受陛下恩寵,卻不思報效,反而恩將仇報,狼子野心,起兵叛亂,致使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百萬漢家百姓慘遭殺害!

陛下何故卻要寬宥其罪,既往不咎,使其裏外夾擊我策軍?”

李隆基心中那個鬱悶啊,從來沒人敢如此質問朕,你這是揭朕的底啊,而且很多事情是做得不得,被一個臣子這樣質問,經此一事,即使平定了這場亂事,朕的權威也將一落千丈!

可偏偏朕還不得不答,朕當了四十多年太平子,還從來沒被人逼到這個地步,若是眼神和怒火能殺人,此刻他已經把蕭去病殺死幾百遍了。

不過惱怒的同時,李隆基又微微有些慶幸。

沒想到策軍有這麼強的戰鬥力,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轉瞬之間就全殲了四萬南下的幽州叛軍,還活捉了安祿山,這蕭去病的軍事能力還真是無與倫比。

可這政治智慧嘛,就有那麼一絲不足了,簡直就是愣頭青嘛。竟然想的不是用武力篡奪這大唐江山,而是像個孩一樣,跑到長安城下。訴委屈。伸冤講道理。

“朕受人蒙蔽。一時糊塗,朕實慚恨,幸佑大唐,未鑄成大錯。策軍的冤情,朕已知之,策府的功勳和忠心,朕亦知曉。

自太宗時期起,策府就赤膽忠心為大唐浴血奮戰。蘭陵王為大唐立此大功,朕豈能不重賞酬功?朕便封蘭陵王為燕王,太尉,征討元帥,開府儀同三司。

若梁王願意在朝,當為中書令,武部尚書(兵部尚書),禦史大夫,總領朝政;若燕王願意在外統兵,當為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河北、河東道采訪使。

燕王有大功於國,待幽州叛亂平定之後。河北一道便為燕王之封地,燕王可自開府衙,自設屬官,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李隆基目光炯炯地望向城下的蕭去病,心中暗道,這等重賞,你總該滿意了吧?

與此同時,李隆基此言一出,城頭城下,幾萬人頓時都是一陣目瞪口呆,一般的老百姓和士兵還不太明白;十幾位文武大臣卻再明白不過來,這分明就是裂土封王,將燕王這個世襲爵位和河北道打包紮上蝴蝶結送到蕭去病手上啊。

就看蕭去病會不會接受,或者上當了。

蕭去病心中卻是一陣冷笑,心這是真把自己當操莽了,更可笑的還是,你以為老子傻啊!

如今的局勢,李隆基想必也料到,我肯定不會在朝中當什麼中書令宰相,肯定願意在外領兵。他便封我為燕王,封地為整個河北道,自開府衙,自設官員,自己收稅,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這是什麼?這是將河北道從大唐的疆域上分離出去;還有,最重要的是,這是王莽,曹操,楊堅,李淵等都做過的事情啊,最後這些人(曹操是讓兒子曹丕)都篡了前麵皇帝的位。

自己若是接受了,不就是告訴下人,我要做操莽了嗎,我為了一己之私,分裂大唐,逼迫君上;而李隆基卻一下占據了輿論的上風,大多數人會想啊,怪不得皇帝要對策府下手,原來是蕭去病早就想篡位。

如此一來,本來一能解決的問題,不得就要打上十年八年的,郭子儀他們也會一下再次站到李隆基這邊,不得就要死上幾百萬人,上千萬人!

這便是李隆基的心思,以己度人,拋出一個大誘餌,然後重新占據大義名分,輿論風向,不惜死上幾百萬人,亂上十年,也要保住這個皇位!

再一個,價碼一下開的這麼大,明擺著就是緩兵之計嘛,明擺著就是哄自己的嘛;更可笑的是,把之前封給李倓的,都封給我,這明擺著是要離間我和李倓嘛,可是做得這麼明顯拙劣,當老子像楊國忠一樣蠢得像豬麼?

蕭去病和李倓互換了一個眼神,嘴角各自扯出一抹笑意,蕭去病抬頭望向李隆基,大聲道:“陛下,臣為策府大統領,策府以守護大唐的江山社稷,下的太平安定,百姓的福祉為己任,又豈會行此裂土封王,分裂大唐之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