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章 激戰 (十一)(1 / 2)

趙雲和公孫大望眼欲穿地等待著攻擊的命令,當他們看到公孫續那邊的號令已出,他們立刻指揮手下的騎兵,呈燕翔之陣散開向退走的烏桓騎兵撲了過去。

趙雲之所以擺出燕翔之陣來對敵,是源於對公孫續的信任,也可以說是趙雲對於投石機的信任。

趙雲堅信,隻要公孫續的投石機一出,難林那邊的援軍哪怕再強悍,也隻能是直接敗退而走,他和公孫大所負責的,一定是追殺逃兵。

追殺潰兵的時候想要讓手下的士兵減員最少,那他最佳的選擇就是燕翔之陣。

他和公孫大兩個人坐鎮中央,無論怎麼進行變陣都可以,如果遭遇到敵人的頑強抵抗,兩翼的騎兵自然可以進行包抄,給敵人來上一個三麵包抄,或者說是三麵一起進攻。

隻要敵人不是三頭六臂,那麼敵人就會分兵或者是死戰到底。

分兵的話,中路直接選擇突破,根本就不給他們穩定下來的機會。

經過公孫續投石機梳理一遍之後,無論是中路還是兩邊的兵力都會超過頑抗抵擋的騎兵,一舉就能夠把那些叛軍的騎兵拿下。

叛軍的騎兵拿下之後,那些步兵就是沒牙的老虎,失去了鱗片的魚,早晚是他們的盤中餐。

這種燕翔之陣還有著幾個變形的方案,如果敵人選擇一個方向進行突破,那他們可以把單一的側翼或者是中路單獨結出來防禦之陣。

這種防禦之陣展開之後,數量少於他們的騎兵根本就無法突破,另外兩邊的人馬還是會形成一種合圍之勢。

總之,這種燕翔之陣對付潰逃的騎兵相當有效。

這也是趙雲的無奈之舉。

如果趙雲的手下都是那種訓練有素的精銳騎兵,如果這些騎兵的單人作戰能力能夠超過那些烏桓騎兵,趙雲直接就率領手下的騎兵無陣型地對烏桓騎兵進行衝鋒了。

可是,趙雲麾下的騎兵有很大一部分,是新近加入公孫續的隊伍當中的狂風山賊,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叛逃成為公孫續手下的烏桓兵,這些騎兵並不堪大用,甚至忠誠度很低,隻有把他們分散打亂形成大陣,他們才能夠拚死效命。

漢末時期能夠指揮手下的部隊擺出大陣,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很不錯的武將了。

趙雲雖然不是士族出身,也沒有受到過名將的指點,但是,趙雲卻對行軍布陣有著極高的天賦,基本上大陣布置過一次,趙雲就能夠看出大概的框架,把大陣弄得差不了多少了。

趙雲在這個時候還隻能算是剛入流的武將,一是他沒有太好的戰績,二是他沒有背景沒有人扶,隻有公孫續對趙雲極度看好。

趙雲屬於那種全才型的武將,他在敵人援軍攻擊的第一時間就已經看出來,烏桓難林率領手下衝陣的時候,用的是雙龍出水的陣型。

隻不過這種雙龍出水的大陣在難林的手上有了一些新的變化,最前麵呈尖刀狀,可紮入敵人陣營之後向兩邊甩動,就好像是兩條龍從水中破水而出,各自向一邊衝突,來達成最好的戰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