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二章 以一當千(1 / 2)

上回說到,經過劉厚一番解釋後,費禕和郭攸之兩人不再一味堅持讓他返回成都,劉厚鬆了口氣,又和他們商議了一下應對之策,定下了由郭攸之負責守禦城池,劉厚上荊州號見機行事的一些細節性的問題,就散了會,各忙各的的去了。

劉厚也不敢耽擱,軍情如火,兵貴神速,他馬上叫上關興和張苞率領著500近衛營就往江邊碼頭上奔去。

劉厚他們登上荊州號之後,馬上啟動船隻,全速向西南方向駛去。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隱約見到東邊飄來一片烏雲樣的船影,看樣子沒多久就能到達這裏,如果不能和他們拉開距離,很容易被包圍。

一旦被包圍,荊州號失去速度上的優勢,到時候即使火炮再犀利也會被人用數量堆死。荊州號的依仗無非就是速度與火炮兩大優勢,這兩者缺一不可。

荊州號像一條飛魚一樣輕快地劃破波浪向西南方向滑去,到達江心後,轉向西行。這時候,東吳的船隊和荊州號的距離已經不足一千米了。

荊州號最上層的船樓是艦長室,這裏視線開闊,可以眺望到遠處的黑壓壓的船隊。劉厚現在正在艦長室裏透過寬闊的窗戶望向東吳的船隊,這令他有種荒謬的感覺。自己就像一隻蒼蠅站在一個巨人麵前,又像堂吉??訶德舉著長槍一往無前地迎向巨大的風車。

在一千米的距離上,荊州號橫過船身,用側舷對著東吳艦隊。劉厚這時候也看清楚了,東吳船隊數量很多,將江麵排的密密麻麻的,由於前麵的大船遮擋了視線,後麵還有多少船根本看不清,具體數量也無從估計。

船隻有大有小,大的有比荊州號還大的樓船,一共有三艘,遠遠看到船首掛著的旗號分別是“長安”、“飛雲”、“蓋海”,應該就是這三艘樓船的名字。劉厚數了一下,不由得暗暗咂舌,這種樓船竟然有5層樓,這麼高的船即使是後世他也隻在電視上見過。

劉厚不知道的是,“長安”號正是孫權的座駕,如果是熟悉東吳軍事的郭攸之在場,看到“長安”號就可以確定是孫權親征了。這些樓船每層樓上都建有防禦性的女牆,第一層女牆上還有劍孔、矛孔等,既可遠攻,又可近防,還設有礌石、鐵刺等防禦性武器,不愧為一座戰爭堡壘。

由於距離很遠,小的船看起來和後世那種撐竹竿的漁船大小差不多,船型狹長,外表蒙著牛皮,估計就是郭攸之說的艨艟。若走近看的話,這種船其實也不小,足有5丈長(11.5米)。

劉厚想看清楚更多的細節,可惜距離還是太遠,這個時候他前所未有的渴望有個望遠鏡。暗暗下決心,回去一定叫人收集水晶先磨幾塊鏡片做個出來玩玩先。

東吳船隊似乎對前麵溜走的一艘船毫不在意,那怕這隻船樣子有點怪異,速度有點快。看他們行駛的目的地就是荊州碼頭,明顯就是想在荊州碼頭登陸,然後包圍荊州城。

站在劉厚旁邊的是副艦長李球,乃益州別駕從事李恢的侄子,二十多歲,其人頗有眼光謀略。前幾年西蜀各位大人物紛紛往“工業部”的學院、研究院塞人時,李恢將自己的兒子李遺(wei)和侄子李球也塞了進去。

這個李球是個好學之人,短時間內就學了不少數理化知識,對“大漢龍騰學院”傳授的各種科學知識也是如饑似渴地吸收著。後來他引起了劉厚的興趣,劉厚通過和他接觸,驚訝地發現他對軍略也很熟悉,甚至對水戰也能說得頭頭是道。

由於有李恢這位叔叔,李球自然是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李恢對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很重視的,不但請先生教育他們傳統的國學,還教授他們行軍布陣的知識。因此,李球和李遺都是能帶兵上陣的幹才。

再後來,荊州號建成,組建水軍時,劉厚自任艦長,考慮再三最後選了李球出來出任副艦長。劉厚隻是掛個名而已,事實上平時水軍的管理、訓練什麼的統統歸李球管。

李球也做得很好,接手之後學習了很多水戰的知識,而用火炮進行水戰是全所未有的戰鬥方式,除了劉厚時不時提點一下他之外,沒有師傅可以教他,他就自己去摸索。

通過大量的實戰演習,他現在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火器水戰經驗,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炮艦艦長。

“準備炮擊。”劉厚對身旁的李球道。

“諾!”李球應道。隨後,他轉身對自己身邊的通訊兵道:“命令左舷第一、第二、第三炮組、船頭、船尾炮組做好炮擊準備。”

“諾!”通訊兵應諾後,小跑到後麵一堆銅管前,對著相應的銅管說出命令。在艦長室這個區域,密密麻麻開口著不下20個空心的銅管,每個管口邊上貼著紙條,寫著船裏各個主要部位的名稱。

例如:左舷第一第一炮組、瞭望塔、動力機艙、主桅杆等等。艦長可以對著這些銅管口發布命令,這些銅管一直通到相應的地方,在那邊也有專門的通訊兵負責聆聽命令。

通過這樣的方式,艦長可以非常快捷地將命令傳達到船體的各個部位,傳達效率直追無線電。當然,船體各個部位發生什麼事情需要彙報給艦長的,也可以通過這些管道說出來,第一時間就能讓艦長知道,為艦長的決策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