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章 生活的重量(1 / 3)

舒楝爸媽之間也是一筆陳年舊賬。

舒昱鳴是方苓的前夫,北京人,因為父母的問題,下鄉時才15歲,他和另外三位下鄉插隊的知識青年住在大隊支書老方家的糧倉。

老方的孫女幺妹方苓那時八*九歲,正是瘋跑野跑的年紀,壓根瞧不上家裏來的幾個豆芽菜似的半大小子。尤其是那個叫舒昱鳴的,除了下地幹農活,吃飯的時候都拿本書,別提多沒勁了。不如住在村口的那幾個知青,上樹掏鳥蛋下河抓魚蝦,可會玩了。

幾度春秋後,知識青年們大多都返城了,隻有舒昱鳴還留在農村。倒不是他對這片厚土愛得深沉,主要是不想回家,他父母剛平反沒多久就鬧起內部矛盾,打響了離婚戰,天天上演男女混合雙打,把家裏搞的雞飛狗跳。父母雙方誰也勸不住,舒昱鳴無奈之餘又回到農村,全身心的撲到學習上,他想考大學。

時間是個魔術師,方苓到了少女懷春的年齡,昔日瘦弱蒼白的少年也長成了挺拔英俊的男人。

方苓的目光總是偷偷追逐舒昱鳴的身影,這個哥哥雖然沉默寡言,但不知道為什麼,偏偏能吸引她。

方苓是個直爽姑娘,察覺了自己對舒昱鳴的心意,就大膽說了出來。舒昱鳴為人體貼內斂,怕打擊到小女孩純真的感情,也沒明確拒絕。

倆人不遠不近地相處,舒昱鳴覺得方苓年紀小,感情還不成熟,等長大了,就會轉移注意力,喜歡上別人。

方苓才不做見異思遷的事,她喜歡一個人就不會輕易變心。

22歲時舒昱鳴考上了大學,回城那天和小妹妹方苓正式定情。等到方苓20周歲一到,倆人登記結婚,但還不到一年,結婚證換成了離婚證。

外人都不明白,為啥幺妹去北京轉悠了一圈回來就鐵了心的要離婚。

老方頭敲著煙鍋數落:“追著趕著的是你,要結婚的也是你,現下整這麼一出幺蛾子,你為的是哪般?老早就勸你了,你和小舒不合適,他是城裏人,能跟咱莊戶人一樣?”

別看方苓年紀不大,卻極有主意,一旦做了決定,誰勸都沒用。

爺爺說的那些話,以前她全當作耳旁風,等親自去了一趟北京,看過全國第一的學府,她才發覺自己忽視的差距一直都存在,還那麼刺眼,城鄉差別,思想觀念差異,哦,現在還要加上一條文化素養,那更是天差地別。

舒昱鳴的導師聽說方苓來了,特意找她談話,讓她支持丈夫出國深造,不要埋沒人才。這時方苓才恍悟,舒昱鳴急著參加工作接自己出來,放棄了對他而言多麼重要的機會。

方苓捫心自問,你能擋他的機會阻他的前程嗎,不能,她做不到。可隻要她這個拖後腿的在,以舒昱鳴的性子,絕不會丟下她出國。

但那又怎樣,能說明舒昱鳴愛她嗎?以前在農村,她自信憑著天長日久的廝守,他們倆會成為令人羨慕的一對恩愛夫妻,可他出國呢,飛的更高更遠,那個世界她無法企及。

其實不用等舒昱鳴去國外,在校園轉了轉她就意識到一個事實:不配。沒錯,她和舒昱鳴不般配,一個是文化水平有限的鄉下姑娘,一個是前途無量的清華學子,放誰眼中他倆原該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他的幾個女同學眼中不加掩飾的鄙夷猶如一條鞭子,把她從癡心妄想中抽醒。

而這一切隻是開端,以後他們倆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直到她再也追不上,到那時她如何自處?

自知之明姍姍來遲,方苓終於清醒認識到自己的位置。

不打擾是我的溫柔,一如多年後的某句歌詞。

方苓決絕地從舒昱鳴的世界中退出,她想現在走還保留一絲體麵,總好過以後被拋棄,她不是對舒昱鳴沒信心,她是對舒昱鳴所處的那個世界沒信心。

舒昱鳴挽留無果,內心深處卻隱隱鬆了口氣,就當他們為幼稚不成熟的感情繞了彎路後回歸各自的軌道吧。

方苓離婚不久發現自己懷孕了,不顧家人的反對,把孩子生下來,她對舒昱鳴的暗戀明戀曠日持久,婚姻卻很短暫,真正在一起的次數屈指可數,孩子是個意外。

方苓天性堅強樂觀,她很快振作起來,往北京走了一遭,不是專門受打擊去的,看了校園內意氣風發的大學生們,她感覺罵知識分子臭老九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舒昱鳴曾經對她講過,知識就是力量。

她得提升充實自己,有了本事,才能給女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憑著這股信念,她參加了自考,拿到了學曆,吃上了商品糧,女兒在充滿關愛的環境裏生長,沒有受單親家庭的影響,成為豁達正直的好姑娘,非要說缺點的話,就是心大的沒譜。

或許是自己在愛情和婚姻方麵有缺憾,所以方苓特別希望女兒擁有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

可她女兒哪都好就是姻緣上特讓人著急,從小到大就沒見她的桃花開過,你說糟心不糟心,女孩子芳華正盛時,車啊房的,能提提條件,歲數一大,挑選的餘地越來越小,女兒買好房,找對象時可以適當放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