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十五章 巡撫駕到(1 / 2)

呂渭綸看著麵前的這個知縣,有些想笑,看來他八成是貪汙了,不然怎麼會做出這種樣子。

“吳知縣,咱們徽縣可是貧困縣,府裏肯定是有補銀子支持的吧,你拿著錢不為辦事,這就是當官不作為啊!”

吳知縣態度一變,也收不回去了,瞪眼道,“你懂什麼!”

“你是知縣還是我是知縣?你在教我做事?”

呂渭綸走到書桌處拿起一支毛筆,仔細打量,“吳知縣,呂某可沒有逼你的意思。你就把我當做一個長壽村的讀書人,給個準信吧,你最晚什麼時候能把長壽村的橋修了?”

其實他也不想激怒這縣令,他話說的沒錯,翰林的確沒資格也沒權利命令一個地方官員,但既然是長壽村村民的要求,他隻能盡力而為。

不然自己這說起來也是從京城做官回來的,連村子裏一點小忙都幫不上,那也太丟麵子了。

屋子裏沉寂了許久,知縣考慮了一會兒,看到如今場麵也實在不好收拾,不搪塞這翰林一把,他肯定是不打算走了。

於是裝模作樣,擺出退步妥協的表情道,“罷了罷了!本官就看在你的麵子上……最遲年末吧!年末就開始修你們村的橋!”

呂渭綸在宣紙上寫了四個大字,仿佛沒聽到一般,之後笑道,“吳知縣,你這毛筆用起來竟比翰林院的都絲滑!”

“不如也送我幾支?另外這墨紙硯也都給我配一套?”

吳知縣看到他還不滿意,有些不耐煩,結巴擺手道,“那……下個月吧!下個月……就開始修!”

他心道,這翰林怎麼也不可能在這裏住一個月之多,等他一走,本官就是不修,他還能拿我怎麼樣?

呂渭綸聽後,將毛筆放下,其實這縣令心裏怎麼想的,他才是能猜出一二的。

他在想,若是自己拿著禮物上門,再送上點銀子和古玩字畫之類的,這縣令還能不給自己修橋?

可他怎麼會去幹那種事?

隻是有些感慨,大明的官場上有這種蛀蟲在,也難怪上傳下不達,皇帝和京城的那些高官們都以為他們宣布一個好的措施,下麵的官員就會老老實實的執行,不親身體驗過,又怎知某些地方官員的慵懶無賴?

崇禎的天啟七年(1627年),陝北農民發動了農民起義,就在西安北麵,說起來離這裏也不是太遠,當時表麵上直接引起起義的就是澄城的一個小知縣——張鬥耀。

在陝西的大旱的情況下,仍然催逼加稅,敲骨吸髓地榨取農民。

一些農民組織起來去質問他,結果這知縣怒道,“我是知縣,誰敢殺我?”

那些百姓們都是餓了許久,心想反正餓死是死,造反也是一死,於是一哄而上直接將知縣殺了,至此揭開陝北農民起義的序幕。

而這之後,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等人等著名起義人物也是相繼響應起義,成為起義軍的首領。

而就是這支從縣城開始的,最開始不被崇禎重視的農民起義軍,一路從陝北殺到了京城,這期間大明換了多少總督上,調動了多少兵士,可都不管用,全部是節節敗退。

這一個農民起義一直打了十七年,以李自成一路攻破北京城,朱由檢自縊而告終。

之後就是起義軍,南明和清之間的戰爭,結果當然是清勝了。

想起這些,呂渭綸不免覺得太遺憾,估計朱元璋也想不到,他建立的大明,起於農民起義,也亡於農民起義。

天啟七年即1627年,現在是萬曆八年,即1580年,說起來,這裏距離爆發農民起義也不過隻有四十七年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