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四十九章 萬曆九年(1 / 3)

這起彈劾南京官員事件最終還是以呂渭綸等幾個官員罰俸一年而告終。

但官員們看到的卻是一個信號。

這個信號,所有官員們都知道了。

彈劾事件發生沒多久之後,就在輿論高居不下之時,萬曆皇帝召見了張居正,沒人知道他們君臣之間談了什麼。

他們知道結果就好。

結果就是,張居正將內閣中那個代表他的權力的砝碼傾向了小皇帝。

或者說傾向了呂渭綸。

此舉對張居正來說或許是細微而微不足道,隻當是順手給呂渭綸他們,給皇帝一個人情。

但事實上在官場上傳遞的卻是一個信號。

有了這個信號,很多官員,不論是北京的也好,南京的也好,再麵對呂渭綸之時,就會變了態度。

……

張居正這種做法或許在其他官員看起來像是有所違背他自己曾經的意誌。

畢竟,他以前可不是這樣對待呂渭綸的。

呂渭綸為什麼在放任陝西主考後沒能回到京城,這裏麵跟張居正肯定是有一定關係的。

現在他在南京做一些事情被言官抓住把柄,張居正卻又像是在為他擦屁股,幫他填補漏洞。

不說其他官員了,現在最覺得莫名其妙的就是申時行和張四維。

他們兩個天天跟張居正在一個內閣裏為大學士,如今是真的摸不清上麵那位是怎麼想的。

張四維在得知張居正親自上疏為呂渭綸等人減免罪責之後,他就命跟他相好的那些官員不必再追著呂渭綸不放。

此事,張居正和萬曆皇帝算是已經蓋棺定論,敲上了最後一錘,起到一槌定音的作用,誰在這時候繼續彈劾,那就是跟皇上過不去,跟內閣首輔過不去。

沒人會幹這種傻事,更何況,呂渭綸在南直隸也的確沒有做什麼嚴重的惡事,也隻能說他違背了官場上的一些基本秩序。

……

張居正在上疏的奏章之中,提到了呂渭綸在南京的一些行為,列舉了他的優點。

這些無非就是他在任南京國子監祭酒和南京刑部侍郎期間,對相應位置起到的積極作用。

而這些都是皇帝派張鯨送給他的資料。

到了此時,張居正才知道,原來呂渭綸在南京做的一切事宜,無一不在皇帝的監視下進行。

他更加感歎,皇帝如今是真的長大了,他已經學會去使用自己手中的東廠去監視官員了,這就是他在宣揚和使用他的皇權。

東廠就是皇帝一個人的組織,他們的一舉一動基本都可以代表了皇帝的意誌。

當皇帝懂得用東廠去掌握自己的獨家消息時,也說明,他開始真的在意權力了,或者說也許以往他意識到了這些,但還沒來得及入手,而現在幾乎就是正式宣布,你們大臣在官場上呼風喝雨威脅皇權,那我就派東廠這種私人組織去監視你們的這些官員,收集你們的把柄,或許某一天這些就能成為一把鋒利的刀刃,等我想扳倒你的時候,拿出這些來,直直的紮在你的大動脈上。

……

張居正想到一些不好的東西,心頭猛然一涼,現在的小皇帝成長的速度似乎在不斷加快。

也許有一天,他就會厭煩自己這個內閣首輔,到那時,他孤掌難鳴,怕還是壓製不住小皇帝。

目前朱翊鈞手裏最大的勢力其實就是以張鯨為首的東廠組織和南京內守備的宦官。

這紫禁城裏的司禮監太監似乎已經被分成了兩塊,一塊是馮保掌印太監掌握的大部分太監力量,而另一部分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分化。

這部分就是以張鯨為首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張鯨頗受皇帝喜愛,討的皇上歡心,因而手中的權力也是越來越大。

張居正意識到,他必須去找一趟馮保,他要提醒馮保盡快將司禮監的權柄給扳回來,狠狠地限製住張鯨和皇帝。

而這些光憑馮保是實現不了的,但張居正知道,馮保是有辦法說服李太後的。

以往皆是如此,他將一些意誌傳遞給馮保,馮保進而代替他和李太後溝通。

三人之間早已默契十足。

……

北京城裏風雲四起,金陵南京卻和它以往一樣,並沒有太多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