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二章 求職(1 / 2)

“一個多月讀完四書五經,學會寫八股,這事對我來也沒什麼難度,可放在古代卻未免驚世駭俗,將來還不知道要出多少風頭啊!”孫淡不禁苦笑起來。

想到這裏,摸著鼻子琢磨了半,決定先去找個學館,看能不能找一個名義上的老師。

明朝的教育體製總的來分為官學和私塾兩種,所謂官學,這很好理解,就是政府開辦的學校。明朝地方官學分為府、州、縣三種,最初於洪武三年在地方上普遍設置。就鄒平縣的學校而言,教官有教喻一人,訓導二人,這三人都是州學道派下來的國子監監生,肚子裏也有真才實料,師資力量非常強。名師出高徒,有這三個能人在,鄒平縣這幾年也出了好幾個秀才。因此,進縣學讀書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進縣學讀書還有一樁好處,隻要能獲得學籍,每月可領六鬥廩米,到年底還有四兩銀子的生活補助。因此,官學的學員也被人稱之為廩生。老實,這六鬥米對已經窮到山窮水盡的孫淡來是一種極大的誘惑,如果能見縣學,靠這點補助,足以讓他和家中那個突然鑽出來的未婚妻不至於餓死。

可是,這裏有個問題,進官學需要資格。

按照規定,隻有秀才才能進官學讀書,獲得國家補貼。也就是,就算孫淡有些進官學讀書,也得等通過縣、州、院三級童子試再。

而如今,他不過是白丁一個,要想進官學混三頓飯無疑是方夜譚。再了,官學生員有固定名額,每縣隻有二十名,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而據孫但所知,鄒平縣的廩生名額也滿了。

況且,孫淡並不想在學校裏學什麼。他肚子裏裝了幾千篇八股範文,到時候一路考上去就是了,老師的好壞倒在其次。反正他現在已經十六歲,就算刻苦攻讀,也學不到什麼東西,根本不能同在四書五經中浸淫了一輩子的古人拚學問。學問也就是一匹磚,隻要敲開科舉大門,混進體製內,就可以扔到一邊去。

既然沒辦法進官學,那麼就隻能讀私塾了。

無論在任何時代,讀書都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鄒平的私塾不多,大多是各大家族的族學,比如會昌侯孫家,雖然本家已經搬遷至京師。但因為鄒平是祖籍所在,也有不少族人,就在鄒平老家辦了一個私塾,裏麵有三十多個留守山東的本族子弟。

這種私塾雖然是族學,但有時候也對外姓子弟開放。隻不過,本族子弟免費,外姓子弟要想進去讀書,每年得付一定學費。會昌侯家雖然跋扈,可對鄒平老家的鄉親卻也不錯,外姓子弟若想進孫家族學讀書,每月隻需付三十文錢學費,一年下來也不過四錢銀子。

這點學費對目前的孫淡來尚在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或許可以去那裏試試。

反正就是去混幾個月,等混到童子試結束,就可以不去了。

可轉念一想,自己就這麼跑上門去求學,隻怕立即就會被人轟出來。而且,自己的孫家人身份尚未確定,現在跑上門去,未免要遭人白眼。

正想得出神,肚子裏卻咕咚一聲。孫淡這才想起自己這次出門是來買米的,大地大,吃飯最大。

摸了摸幹癟的肚皮,孫淡悄悄苦笑一聲。讀書的事情且不論,到自己靠中舉人,怎麼也得一年多時間。這一年多時間家中兩口人要吃要喝,那可是擺在麵前的頭等大事。

枝娘名義上是自己的未婚妻,可孫淡並不這麼看。他對這麼突然出現的女子也談不上任何感情,內心之中並不承認這一樁婚事,自然也不肯再欠人家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