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六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1 / 1)

第十六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本章免費)

船到江心,過往的船隻漸漸少了,孩子們看到趙興的態度裏全是鼓勵與縱容,他們的行為越發放縱起來,許多孩子一邊射箭,一邊興奮的高聲唱著趙興教授的小調。這些小調多數是後代由宋詞改變的歌曲。

江舟在鄱陽先進入了鄱江,而後拐入了武陽水,在建寧登岸,趙興帶著幾名小孩從陸路趕往泉州,霍小乙則駕著船往回返。這一路上,隨船攜帶的山貨倒是銷售了不少,可宋代是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除了在鄱陽湖地區,山貨銷售的價格比較理想外,其餘的地方,銷售所得隻是換回了旅費而已。

宋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典範,在這時代,中華文明的所有內容已經基本成形,除了三季成熟的占城稻外,棉花的種植也非常普及,尤其是鄱陽湖地區。為了掩飾自己的武器,趙興他們在鄱陽湖采購了大量的棉布,縫成布袋,將弓箭裝入囊中,隨身隻帶著簡易的木杖。

進入了福建地區,感覺就與鄱陽湖地區是兩個世界。福建多山,耕地很少,山民們都以出海做生意或者打獵為生,這裏攜帶弓箭的人明顯比湖北多。不過,他們攜帶的弓箭都是簡易的木弓,威力實在不值得一提。

宋代的路況是很令人發指的,趙興一行用了五天時間穿過鄱陽湖,但從陸地走了十天,才走出一個崖長的距離,不過,這段路程也是有收獲的,十名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他們手持趙興改裝過的弓箭,可以在遠距離粉碎匪徒的攔截,結果走了幾天,趙興他們身後已經尾隨了三支商隊。這些商隊很有默契的緊緊踱在趙興他們身後,他們走商隊走,他們停商隊停。

這一日正午,趙興他們翻過一道山窯,看到不遠處一座茶寮,回望了一下身後的商隊,趙興下令:“休息一會吧,進店喝喝水。”

趙興是個秉承“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人,身後跟著商隊,雖然明顯有占便宜的意思,沒有支付給他們保護費,卻要緊緊跟隨他們,以求得庇護。但他卻並不覺得自己吃虧——他來到這世界孤身一人,能多交點朋友,或者說能多給別人點幫助,順手的事情,又不額外付出,何必為難他人呢,所以他就默認了商隊的跟隨。

其實,這時候孩子們並不累——作為孩子,總是精力充沛,初次出遠門的新鮮感讓他們總是賣力的往前趕,希望知道前麵的世界是什麼。為了照顧後麵的商隊,趙興便不停的壓低他們的速度。這次休息也純粹是為了照顧他們。

茶寮的老板是一名跛腿的甘肅漢子,他一拐一拐的替眾人斟滿了茶,山居的香茶頗有點後代綠茶的味道,色澤青綠,散發著一股草木的芳香。

茶壺原先是掉在井裏冰鎮的,走的滿頭大汗的趙興一口氣喝下了大大一碗,他擦了擦嘴,悠然悵惘的回味茶香。

按照宋代禮節,長者悠閑,趙興喝完茶以後,孩子們也端起碗來,咕咚咕咚的喝著茶水,這時,商隊也到了,他們吆喝著也買了幾壺茶,準備歇歇汗繼續趕路。

茶壺遞到商隊中一名老客手中時,他猶豫的看了看茶水,端起杯子卻沒有飲茶的動作,隻是嗅個不停,等他抬眼張望四周,發現那位跛腿的店主正提著一壺新茶走近趙興,臉上帶著討好的笑,說:“官人,剛才的茶水是否太寡味,這裏有一壺濃茶,官人喝幾杯?”

那名老客疑惑的再度嗅了嗅茶水,眼睛撇著趙興,這時,趙興閉目坐著,似乎在回味茶水的味道,嘴裏不停吧嗒……那名老客突然摔著茶杯,大叫道:“且住,茶裏有蒙汗藥!”

話音剛落,那名跛腿的店主丟了茶壺,翻身就走,但就在這時,趙興突然睜開眼睛,單腿一勾,把對方勾倒在地,緊接著他便喊道:“警戒!”

隨著他的話音,孩子們立刻圍攏在他的身邊,取出了弓箭與武器,十名孩子每三人一組,形成三個戰鬥小組,剩下的程夏操起一張凳子當盾牌,站在老師身邊,以握搶的姿態夾著手中的木棍。

茶寮裏響起一片叮叮當當的聲音,而後衝出二十餘名衣冠不整的漢子,他們敞胸露懷,各個顯得凶神惡煞……唯一遺憾的是,他們各自太矮,拿刀拿槍的站在趙興麵前,像是站在老鷹麵前、氣勢洶洶的小雞。

趙興的左腳已經踩上了店主的脖子,他那42號的大腳將店主的瘦脖子塞的滿滿的,店主需要盡力伸長脖子才能不被這雙大腳掖住。對那些氣勢洶洶出現的匪徒們,趙興視若無睹,他一臉好奇的撿起那個摔到地上的茶壺,小心翼翼的避免壺裏殘剩的茶水灑出來。

“蒙汗藥?!……我一直很好奇——從唐朝我們就在傳頌蒙汗藥的事跡,我常常想,如果中國有蒙汗藥,那還有巴比妥鹽啥事?原來,我們真有蒙汗藥……我剛才還在想,這茶葉的香味不對,怎麼喝了之後舌根有點發麻,原來是傳說中的蒙汗藥。”趙興說著,把茶壺中的殘茶倒入壺中,端起杯子品嚐了起來。

那位剛才察覺出蒙汗藥的老客立刻高喊:“秀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