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九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趙興回答的很含糊:“學生不擅經營,所以打算無論什麼樣的酒,通賣一貫錢一壺。”

徐知州聽了這個話,第一感覺想啐趙興一口——太黑了吧,一貫錢可以買十頭豬,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一萬元,這價格……黑到了極點。

可宋朝就是這麼富足。

當時,賣五貫以上的好酒比比皆是,據記載,蔡京喝的酒就曾經達到一百五十貫一壇,蔡京喝的那種小酒壇,體積比趙興的酒瓶大不了多少。

這一轉念,徐知州的心氣也平了。人家趙興等於一貫錢賣兩樣東西:一個是酒,一個是酒壺。

剛才六瓶酒都開了口,除了最後的兩瓶高度酒,其餘果酒實際上是裝在一個漂亮的酒壺裏,酒壺做工精細,是個形象飽滿而生動的工藝品,用來當茶壺,品味絕不低。

這樣的美酒,這樣的燒陶技藝,隻賣一貫錢,這人還算憨厚,這東西拿到杭州,或者東京變賣,怎麼也能賣到五十貫以上。

想到這裏,徐知州眼睛一亮,和藹的問:“你願‘入行’嗎?”

所謂入行指的是加入“行籍”。

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可以歸納為行會政策、牙人政策、行商政策等方麵。要在城鎮設立商鋪,就必須加入到行會中。而商人一旦加入行會,就名列“行籍”,就像手工業者的“匠籍”一樣,商人一旦被納入了“行籍”,不僅本人難以逃脫,還要累及子孫——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行戶承擔官府的科配差役。

實際上,宋代也不是隻有加入行會的“行(hang)人”才是商人。一般情況下,政府對於外來客商、進城買賣的農民以及城市中大量從事零星買賣的小商稗販,是不用行會組織形式加以控製的,抽稅也極為低廉,前者為3%,後者為2%。

程家坳的農產品,以前就是後一種流動式銷售規避了科配。在宋代,朝廷鼓勵其擺攤謀生。

對徐知州的期待,趙興應承地毫不猶豫:“願聽使君安排。”

徐知州頗滿意,這一來,等於任內又開辟了一個新稅源。而對趙興所說的產量有限,他也能夠理解。畢竟蘇東坡這樣的聰明人都沒釀出好酒來,這說明釀酒技術的掌握也不是那麼簡單,在這種情況下,量少而精是必然的。

心情好了看什麼都順眼,徐知州親切的約請趙興明日再來,並鄭重其事的解釋:由於考試在即,他不好與趙興過多來往,所以中秋節的酒宴就無法請他過府了。然而……趙興的酒不能不送,因為來的客人多,所以還要多送。

趙興很恭順,恭順的令徐知州有點不好意思。這老人人性並不還,得知趙興帶著兩名學生一起參加秋考,他意味深長的眨眨眼,提醒趙興明天帶學生過府敘話。

徐知州走時,趙興一直弓著身體,衝遠去的轎子畢恭畢敬的行禮,到那頂官轎消失在城門口,他才直起腰來,臉上恢複了常態。一扭臉,他發現程夏歪著頭看著他,食指含在嘴裏,臉上很納悶的表情。而程爽則在撇嘴,似乎很不解趙興的謙恭。

“怎麼?我是不是很無恥?”趙興很平靜的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