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五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1 / 2)

第三十五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

蘇東坡沉默片刻,黯然的回答:“吾子邁也將參加今年的取解試。”

蘇邁確實參加了這一年的取解試,通過取解試後,他沒有繼續參加省試,而是到了臨近縣當了一名縣尉,從此以吏員的身份在大宋官場輾轉。

說起來蘇邁去當縣尉,還與一篇偉大的作品有關,蘇東坡親自送蘇邁去赴任,並繞路前往石鍾山,與兒子一起探究石鍾山叩石作響的原因,後來寫下了著名的《石鍾山記》。

蘇東坡的這番考察是在體驗用實踐的方式考察理論。這實際上是一種科學實驗手法,而且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篇科學考察報告。然而,士大夫們沒有注意到他所使用的科學推理,所以中國沒有係統化的科學體係。

一起參加取解試,不知道能不能算做“同年”,趙興生恐自己說錯了話,他隻是默默的向蘇邁拱了拱手,見到那個老實人也沒有說話,他轉過頭來詢問蘇東坡:“邁兄應試,我等當避你鋒芒也。”

蘇東坡哈哈大笑起來。

這句話其實說得是蘇軾。當年蘇軾進京趕考的時候,歐陽修看到他的詩文,立刻大驚失色,說“此子將來必定不凡,我當為他避路而行”。如今趙興用這句話來說他的兒子,令蘇東坡很開懷。

其實,蘇邁這時的離去也是一種無奈。蘇東坡因為生活困窘,他就按照農村人的通常做法,讓成年的大孩子出去自立門戶。而蘇邁這一走,因為生活所迫,他再也沒有回到父親身邊,《石鍾山記》是他對父親最後的記憶。

正因為這個原因,蘇東坡笑得有點苦澀。

這是一個悲情人物,趙興雖然不了解情況,但他從蘇東坡苦澀的笑臉約略猜出對方的困境,他有一點黯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倒是蘇東坡開朗,他一會便把話題轉過來,與趙興聊山水,聊詩歌……還聊鬼。

“什麼?你不通詩賦?”蘇東坡感到難以置信。

這時代沒有拚音,沒有字典,人們識字全靠老師口口相傳,識得字越多,代表對方看的書多。趙興剛才讀蘇東坡的詩,讀起來毫無磕巴,蘇東坡不信這樣的人居然不懂詩歌。

還是王夫人進來解了圍,她笑著扯扯丈夫的衣袖:“官人,離人學的是經天緯地之學,豈會把精力放在尋章摘句上。”

王夫人就是王夫人,現在房間裏放不下屏風,但這位王夫人也學了她姐姐的作風,一並躲在一邊傾聽這番對話,以便幫助丈夫判斷客人。

蘇東坡一貫聽夫人的,尤其在識人方麵,他稍稍一呆,立刻想到對方看見滿屋雪花時那離奇而跳躍的思維,便附和的點點頭。

明白雖明白了,但他好為人師的癖性不改,立刻從床下翻出幾本詩詞格律要給趙興講解。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