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章 觸犯刑律的屠宰(下)(1 / 2)

第四十章 觸犯刑律的屠宰(下)

倭人的快樂就這麼簡單,趙興幾次邀請他們吃肉,兩倭人感動的一塌糊塗,但最終卻隻蘸著菜湯,吃的滿臉陶醉……

等趙興端起盤子,這兩倭人立刻中止進餐,他們將食物細心地擺在地方,一溜小跑地跑近灶台,麻利地收拾趙興留下的殘骸遺跡。

小廝出生的兩名倭人,做起清潔工作簡直專業對口。不一會兒,院落被收拾的整整齊齊,連那些染血的泥土也被他們小心地鏟去,倒入江中,換上新土墊上……等他們工作結束後,院子裏幹淨的一塌糊塗,隻剩下爐火通紅的燉肉鍋,還在提醒趙興:這裏剛才殺過牛、做過飯。

倭人的這番忙碌,讓趙興望向他們的目光柔和了許多,等倭人重新端起自己的食物,趙興也端著盤子慢慢的走近他們身邊,坐下,並好奇的問:“你們兩位,叫什麼名字?”

趙興一問話,兩名倭人馬上把盤子放到一邊,跪坐在地上,頭貼著地麵匍匐著回答:“上國貢士大人,賤民無姓無名,隨大人怎麼稱呼,都可以。”

交談幾句後,趙興發現這兩日本人不簡單,他們竟是日本皇室派出來的侍從,而現在的日本天皇是蘇東坡的絕對“粉絲”。他派遣幾名侍從專門蹲在汴梁城、待在蘇東坡身邊,每當蘇軾新詞出現,他們或購買手稿,購買不成則快速謄錄下來,用船傳回國內。

當時,日本國內每得到一首東坡新詞,便會像“文革”期間獲得“最高指示”一樣,要召開盛大詩會,隆重朗讀蘇東坡的新作。而蘇東坡的真跡在中國屢經戰火,保存下來的多數存在日本(林蘭氏館藏),唯一的遺漏是《黃州寒食帖》。

即便是《黃州寒食帖》也沒有擺脫日本人的垂涎。日本人把這幅字貼惦記了一千年,終於等到八國聯軍焚毀圓明園後,這字帖散落民間,被日本人高價收購。

東京大轟炸時,收藏《黃州寒食帖》的人家中挨了顆炸彈,他衝進火海,什麼也沒搶救,就抱了《黃州寒食帖》出來。日本上下得知他這一行為後,對他大為讚賞,認為他這一行為值——“即使炸毀了半個日本,而《黃州寒食帖》猶存,也是很值得。”

此時的日本人,大多數人沒名沒姓,有了名字則意味著他成了貴族,被稱為“大名”——意思是有名姓的大人物。趙興不知道,這兩名倭人中,其中一人最終在曆史上留下了名字——因為蘇東坡寫的詩詞很有禪味,回國後,他認為自己悟到了真理,於是在日本東福寺出家,自號“大道”。

趙興看著兩名謙卑的倭人,隨口說:“幹脆你們就叫不三、不四吧。”

他接著衝那個長相機靈的倭人指派道:“你就是不三。”

這時代,正是倭人對中原朝廷最崇敬的時候,他們朝貢不斷,恭敬的態度發自內心。所有的宋人當中,他們最崇拜的是蘇東坡的才華。趙興現在是蘇東坡門徒,雖然他起的名字有戲弄的成分,但這種上國貢士賜名的行為,依然感動的兩名倭人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