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六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1 / 2)

第四十六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

福建僧人說完,還連忙解釋:“鹹平六年(公元1003年),建州(今建甌)海商周世昌遭海風漂流至日本,敝國(日本)商人收留了天朝商賈,七年後,日商藤木吉陪周世昌共歸中國。帝(宋真宗)問日本風俗,藤木吉作此詩回答‘上問’。”

趙興聽到這回答,搖搖頭。這裏麵有幾個詞他知道來曆,比如“清酒”就是米酒的意思,現代中國稱之為“醪糟”,這種釀造法是在晉代傳入日本的。

“膾”這個詞也是中國的,就是“膾炙人口”的“膾”,它也是在晉代傳入日本。至於“金刀”則說的是三國時代曹丕賜給倭國的青銅刀,倭人稱此刀為“天縱雲劍”。

這句詩裏所說的“金刀膾紫鱗”,日本人的意思是說:用天朝賜給的金刀切割漢式美餐——紫鱗膾。

日本商人藤木吉在這裏選用“清酒”與“膾”、金刀等詞,是向宋真宗表示:日本甚至連飲食習慣都尊崇漢唐——但他當時對牛彈琴了,因為大多數宋人並不知道……

然而,貴婦的話沒有“對牛談琴”,趙興明白:對方這是抱怨自己又是君子風度,“棺材裏伸手死要錢”,還是乘火打劫式的。

趙興淡然一笑,以詩唱和這質問:“金烏臨西舍,鼓聲催短命,泉路無賓主,今夕離家向。”

趙興這句話繞了好幾個彎子,如果不是對漢唐文化及中國典故極為熟悉,可能不知道趙興說啥。這種繞彎子說話的方式,宋人以為“含蓄”與“中庸”,倭人以為“雅致”。他的話音才落,滿屋子日本高官兼中國“蘇狂粉”齊聲喝彩,他們用手中的折扇猛烈敲擊大腿,以示對這句話的讚賞。

他們之所以如此興奮,是因為這首詩是一位日本人做得,它作於數百年前,作者是日本大津皇子。

當年他因謀反罪被處死,死前做了這首《臨刑詩》。

但實際上,這首詩是唱酬詩,它是與五代人江為的《臨刑詩》所唱酬的。南唐後主李煜當權時,江為因借事諷喻朝政,被借此邀功的小人告發,判以死罪,臨刑前口一詩:“街鼓侵人急,西傾日欲斜。

黃泉無旅店,今夜宿誰家?”

在詩中,江為把死看成是一次旅行,以至發出“今夜宿誰家”這樣純真的疑問。

說實話,江為的詩要比大津皇子出色的多,但趙興在這裏用大律皇子的詩來回答,也是種變相討好。他用這首詩說明的是:我老師蘇軾也因為寫詩被沈括告發,差點步上江為的後路,而我為了老師的生活,都冒著生命危險,帶天朝“金烏”來到“西國”,你卻讓我到戰亂頻繁的關東送信,“今夜宿誰家”我都不清楚,你還跟我計較錢不錢的問題——那錢是我該掙得,是我用生命換來得。

大津皇子這首詩,在日本文學史上有著無以倫比的地位。趙興剛抵達日本時,出於小心,曾詢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