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1 / 3)

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

據說,秦觀後來編定《淮海集》,就將此句改成了:“經旬牽酒伴,猶未獻長楊。”這一改,使詩從描寫狹邪之遊一變而成關心國事,格調自是高了,卻反而覺得不及原句真實有性情。

“你——”黃庭堅指著趙興,怒火萬丈,卻又無話可說。晁補之連忙拉著他的衣袖,轉臉對趙興說:“師弟呀,我知道你生性憨厚,對自己人從來不說一句指責的話;我也知道你無意仕途,所以不知道官場險惡——這句話原本沒有什麼,但如果聯係少遊前後詩風,他便今生難以翻案了。”

“還有”,黃庭堅繼續說:“有詔授少遊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昨晚他參加某貴官慶宴,主人讓寵姬碧桃侑觴勸酒,這廝領酒之後,竟舉觴勸碧桃酒。

主人不悅,答:‘碧桃素來不善於飲酒。’——這話什麼意思,那是不讓少遊勉強他的寵姬。誰知碧桃客氣,答:‘今日我為學士拚了一醉!’,舉巨觥一飲而盡。

賓主相酬,到此為止了吧。可這廝一把年紀白活了,他竟即席賦詞一首,贈貴官寵姬。於是,闔席悉恨。貴官雲:‘今後永不令此姬出來。’,你看看這廝辦了什麼事?”

宋人宴會喜歡出家姬點綴,席上間作小詞調謔,在當時也未必有多麼犯忌。令闔席產生悵然不滿,更令主人恨恨發誓的,定是因為秦觀詞中犯了禁忌。趙興咂巴下嘴,問:“什麼詩?”

秦觀麵色蒼白,似乎也認識到自己行為孟浪,他慢慢地回答:“是首《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

亂山深處水縈洄,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

為君沈醉又何妨,隻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果然,秦觀又多情了,詞中不是對淪為姬妾的女子之褻玩調侃——如果是這樣,大家可以容忍,因為風尚如此。

但秦觀卻真心替她可惜,憐憫她的“不幸”處境。

趙興氣的無語搖頭:你說你憐憫別人寵姬幹什麼?那是該你憐憫的嗎?別人請你做客,你直接在席上告訴人家的寵姬——你嫁的不好……

別說主人,連客人都覺得可恨!

場中氣氛有點沉悶,王夫人趕緊上前打圓場:“罷了,少遊叔叔,離人雖然年紀小過你,但你也要學學他的處事穩重,今後切不可如此了。

行了,我們今天來,不是來罵人的。聽說離人的貴親被擄,受了驚嚇,我們是來看望的。恰好履常(陳師道)、方叔(李廌)今日進京,你們老師不在,我便借離人這裏招待一下……我聽說離人這裏天天有好吃的。”

趙興哈哈大笑,他反手拉過秦觀,把秦觀的手放到黃庭堅手心,用力握緊,笑說:“人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今天我們可是全本‘兄弟會’——除了張師兄,所有的兄弟都到全了。

來來來,現在整個汴梁城裏,若論好吃的,沒有比我的府中還全,瞧,汴梁城的名廚都在這,他們中午恰好試製新菜,各位師兄,隨我一起品嚐。”

趙興把秦觀的手與黃庭堅拉到一起,倒讓大家不好再開批鬥會。新來的陳師道、李廌連忙上前與趙興見禮,寒暄過後,一群人便被趙興半拉半拽地扯到了趙興特意擴建的大飯廳。

趙興前麵走,他的家仆們聽到王夫人說趙興“處事穩重”,禁不住暗自翻白眼——

一個剛用雷霆手段,把汴梁丐幫的幫主卜慶的勢力連根拔起的人;一個連續兩晚上,提著刀滿城殺人的人,竟然“處事穩重”,沒天理了。

然而,趙興的冷酷與鐵血也讓這些家仆戰栗,趙興再沒有什麼立威手段,這些家仆們從此不敢欺瞞……這也讓家仆們最後都獲得了豐厚收益。

趙興的大型餐廳裏,寄寓趙興家的陳慥正帶著孩子觀賞廚師們的作品,半個主人的他在廳中迎著客人,並代替趙興招待客人,使趙興有機會去廚房現場指導廚師。

改裝過得餐廳裏,數張小餐桌拚成一個u字形,形狀活像現代的會議室。桌上麵堆滿了廚師的作品,多是些眾人沒見過的新菜,比如木耳菜(又叫胭脂菜,原產印度,宋代傳入中國)、萵筍(原產地中海)、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本該在清代傳入中國)……

陳慥招呼大家隨意做:“離人向來不講究禮節,隨意,自己覺得那盤菜好、哪位廚師好,就坐得到那盤菜那廚師跟前,這裏,許菜肴還沒命名,離人抓上了我,頭疼啊!各位學士們來了,正好,來,一展才華。”

蘇門六學士的光臨讓廚子們受寵若驚,他們樂癲癲的跟在這群當世名聲最響亮的詩人身後,殷勤的給他們介紹菜的來曆做法,以及所表達的意境,希望獲得他們的賜名。

新來的李廌,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文學評論家,他的著作後來成為評價宋代文學家的依據,這些新菜他雖然初次見麵,但評價卻句句中肯,比如,胡蘿卜,李廌命名為“金筍”、“丁香蘿卜”,到恰好跟它的初傳入中國的名稱相同……曆史在這一刻,竟然回到了它原先的軌跡。

這頓酒宴進行的非常成功,蘇門六學士加蘇軾的兩個兒子,品嚐了許多聞所未聞的菜肴,除了冬日見到綠色蔬菜外,更多的是利用寒冷水運到汴梁城的各式海鮮,以及為了烹飪海鮮而添加的各種香料。廚師們為了讓這群名人給予自己好的評價,也使出了全副心事,超水平發揮……

別人都吃的滿意,趙興可苦了,他不知從哪裏找了一頂高高的白帽戴在頭上,又在廚房裏擺了一個高椅坐上,拿著一根紫紅色的棍子,居高臨下指點每個廚師的動作,進行現場指導。一場宴席下來,幾個師兄們吃的直不起腰來,唯獨他被油煙熏飽了。

這是一場廚藝界的盛會,若幹年後,當時在場的廚師們還對這場盛會津津樂道,由此,各酒店也在流行起“大掌廚”的規則。大掌廚渾身打扮仿佛趙興當日,帶著一個高高的白帽,坐在高椅子上,居高臨下指手畫腳。

這頓飯足足吃了兩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從正午十一點開始準備,十二點鍾正式動手、開宴,直到下午四點才把飯吃完,而整頓宴席前後上了一百五十多道菜,這在當時是極端罕見的。

這些菜,用兩三個爐灶是做不出來的。但趙興把冷盤、熱盤交叉著上,讓席上人從不感覺到桌麵冷淡,唯覺得川流不息的新菜端上,令人目不暇給,美不勝收,食不厭精……最後,平均每個客人吃了大約十餘道菜,把飯菜都吃到了嗓子眼。

最後幾道果盤做好了,這是輝煌的結尾,趙興拍著巴掌,帶著鼓勵的微笑跟所有的廚師點頭:“完美!簡直是太完美了!各位,你們創造了曆史——今天我們總共製作了八十多道海鮮,二十餘道青菜,四十多份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