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食節裏燃起的新火(1 / 3)

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食節裏燃起的新火

今天是清明節,宋代清明被稱為“寒食節”,這一天,不能舉火做飯,隻能吃冷餐。需要等到傍晚的時候,再點起“新火”,由宗族中年長者將“新火”分入各家各戶,這叫“分新火”。

一般來說,這一天是不進行拜客的。因為不能舉火,主人沒法招待拜客的人。

“寒食節”的風俗於宋代發展到鼎盛,但過了宋代,這一節日正式消亡,消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宋代是個商業社會,汴梁城百姓連喝的水都向挑夫購買。“寒食節”自家不能點火做飯——簡單,上街去吃。

而宋以後,中國回歸農業社會,或者說回到原始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經濟力量、商業模式,都決定了宋以後的朝代,消費不起“寒食節”這樣的節日。

趙興進房的時候,院裏正在賭博,除了蘇軾一家人外,屋裏還有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轍的長子蘇遲、次子蘇適、三子蘇遠,以及兩家的各房女眷。

趙興這時能登堂入室,實際上是拿蘇軾當自己家人。蘇軾也而用家人的態度接待趙興,並將其介紹給蘇轍一家人——這是趙興第一次見到蘇轍,這位小蘇學士現在是戶部侍郎,也就是類似於“財政部主任”的大官。

趙興以前打聽過蘇轍,似乎這位蘇軾兄長在文學上不如蘇軾,但在會計學上卻是赫赫有名,去年他與戶部尚書李常等人主編了《元佑會計錄》三十卷,應該算是中國會計的“祖師爺”。

相比於蘇軾那咄咄逼人的處事態度,蘇轍顯得很謙和,他微笑著的與趙興打過招呼,開口便鄭重謝過趙興送來的靴子。

原來,蘇轍與兄長使用的是同一家靴店,趙興隻說讓唐老板給蘇學士一家男女都做套靴子,很不幸。蘇軾一家,父親是“老蘇學士”,蘇軾自己是“蘇學士”,兄弟是“小蘇學士”。有人付錢,靴店唐老板又正好有求於趙興,便自以為是地將蘇轍一家子的靴子也包圓了。

事後,趙興壓根沒看賬目,這種小錢他交給馬夢得審核,馬夢得以為這是趙興的本意,大筆一揮,把款全付了。所以才有了今日的致謝。

蘇軾一家子對趙興的禮物沒太介意,因為他們經常收到趙興送來的小東西。比如:蘇遁回家不久,還吃不慣蘇軾家中的口味,程阿珠每天都送來一些小菜、鹵味、水果,連她逛街購物都忘不了給蘇遁買點小東西,所以蘇軾接到趙興府上送來的靴子,沒大驚小怪就收下了。但蘇轍那裏不同。

蘇轍與趙興沒有見過麵,雖然他曾聽蘇軾談起過此人,但還不覺得雙方熟絡到可以接受對方靴子的地步。他不好直接向趙興詢問,轉而向王夫人打聽。此後,他雖在王夫人的勸解下,收下了靴子,但心中一直惦記著當麵向趙興致謝。

“離人呀,靴子很好,恰逢雪後收到你的靴子,我全家上下都很謝你,到叫你費心了,來,孩子們,謝過離人叔叔”,蘇轍招呼自己孩子上前當麵致謝。

蘇軾哈哈笑著,翹起腳上的皮靴,得意地炫耀說:“那日我在貢院,突然閣長童貫送來一雙靴子,他倒沒來得及說這是誰讓他送的,便急急走了。但我一看靴子的新奇製法,就知道:定是出自離人之手——瞧,麻逸龍血樹做靴底,唯有離人有這樣的大手筆。”

蘇軾沒說的是:當時化雪了,地上泥濘,他的鞋子濕透,腳底冰涼。正在煩惱時,出宮辦事的童貫丟下一雙新靴子,令他從心裏感到溫暖。

這種硬木底的鞋子,連靴底都細心地雕上了波紋狀的防滑齒,堅硬的靴底踏在地上響聲清脆,令他飽受同僚羨慕,感覺這份照顧,很有麵子。

蘇轍對此也深有體會,他點點頭,憨厚的承認:“不錯,這種硬木底的靴子,踏進泥裏靴底不滑。那幾日化雪,穿這種靴子去上班,走起路來聲音清脆。且這靴子兩側有靴帶孔,一條皮繩穿孔一係,走起來腳上帶風。不錯呀!

哈哈,戶部的人也很羨慕,後來他們齊去唐家靴店定做這種靴子,聽說那家靴店的訂貨,交貨日期都排到九月了……嗯,最近春花燦爛,他們恐怕要錯過了,”

“上班”這個詞誕生於宋代,它完整的叫法叫“上朝班”。宰相去工作叫“上朝”,其他內閣官員沒上朝資格,就叫“上班”。尤其是諸班直、三司使的官吏,他們的工作通稱“上班”。

三人還在繼續靴子這話題,王夫人牽著蘇遁的手走來,身後跟著朝雲,還有程阿珠與陳伊伊。王夫人隨手遞給趙興一個木匣,笑著解釋:“離人叔叔,這是分給你的‘新火’,你回家用吧。”

木頭裝火?還沒有煙?好新奇!

趙興好奇的看了看木匣,這木匣倒是做工精致,油漆漆的能照出人影……但無論多精致的木盒,都不應該用來裝火呀?!他拿在手裏,輕輕晃了晃木盒,木盒內發出一陣嘩嘩的微響。

“這是法燭,離人沒見過嗎?汴梁城裏都用這東西引燃‘新火’,今日寒食,我就不讓你打著火把回家了”,蘇軾笑著解釋。

蘇遁這時衝上來抱住了趙興的腿,嘴裏直嚷嚷:“阿大,錢,我要擲銅錢,你陪我玩。”

朝雲趕緊衝上前,一把撈起蘇遁抱在懷中,嘴裏急急解釋:“離人叔叔,別理這孩子,今日分給他十枚銅錢,他一通亂擲,全輸了。小孩子家,別讓他養成輕賤錢財的習慣。”

趙興隨手在身上一掏,掏出一把零碎錢幣,有金、有銀、有銅,他順手塞進蘇遁手裏,笑著說:“沒關係,輸給誰,都是輸給自家人——左口袋搗到右口袋的事情,何必計較。再說,小孩子有金錢概念,慢慢再教他如何理財,那才是正理。去吧,去玩,爸爸跟阿大有正事。”

朝雲抱住蘇遁責備幾句,蘇遁新得了一把錢,已經達到了他來的目的,嚷嚷著還要重新賭過。

蘇轍在一旁憨厚的搖搖頭,重複朝雲剛才的理由:“雖說是小賭怡情,但孩子太小,可不能讓他沾染揮霍習慣。”

蘇軾也在搖頭,本想也輕輕譴責幾句。趙興已推開了木匣的蓋子,翻看裏麵的東西。

在古代中國,當麵翻看禮物是極沒禮貌的行為。然而,蘇軾擔心趙興不知道法燭的用法,在使用時發生意外,所以他沒有責備,反而耐心等待趙興提問。

怪不得要用這麼大的盒子裝,盒裏躺著數根形似棒針的木棍,棍頭裹著些黃色物事,那似乎是個藥粉包。趙興隱隱間猜到了什麼,他好奇的拿起一根木棍,把那藥粉包湊到鼻尖——頓時,一股硫磺氣息撲鼻而入。

火柴,這竟然是一根火柴,古代的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