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獲珍寶(1 / 3)

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獲珍寶

趙興慢慢地說:“我搖頭,就是替你惋惜,你瞧,這麼大一件皇家秘密握在掌心,又為掩飾皇家臉麵付出如此大的功夫,你卻要遠走海外,陪這位公主……

可惜呀可惜——你知道海外是個什麼狀況嗎,周圍一個熟人都沒有,你想說話都找不見交談的人 ,因為你完全不同他們的語言。

想想看,海外可沒有人給你發俸祿,所有的花銷全靠公主帶出來的那點錢,坐吃山空。你再想想,一個熟人都沒有,一舉一動都需要拿錢買,那該有多麼大的花銷?你買地,買房子,雇一群人保護你,所有這一切,都是拿錢買來的,每月光工錢你該花多少?

你不會種地、不會營商、不會紡織,你孤苦無依身在海外終身不能回鄉,死了都沒人知道,都沒人敢埋……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你真打算過這種生活嗎?

別說我會照顧你,我在海外苦掙了三年,正想享受大宋的士人生活呢,我不會在到海外,我要居住在這片土地上。所以,你們有事不會立刻找到我,如果想強迫我,我決不會奉詔,你看著辦吧。”

童貫急得亂轉:“這咋辦,這咋辦?”

等到童貫急得滿頭大汗,趙興才慢慢地說:“如果相信我,就讓我來安排,公主是個可憐人,那就別拖累其他人了——這話是對你說的,你回去告訴太後,說我在交趾有套房子,在瓊州也有套房子,這兩個地方與我大宋隔海相望,陸地上也能走的過去,可請太後任意選一個作為安置。

至於公主身邊,那就什麼人也不用帶了,公主是出去做普通人的,帶上閣長大官,反而令她觸景生情。不如不帶。

有願意跟的宮女,可讓公主隨身帶幾個……請太後放心,我那兩處房子都很舒服,沒有煙瘴惡痢之苦,兩邊海陸很近,等風聲平息,公主願嫁,我一定找個好人家嫁了……且慢,我有好主意了,把她嫁給大越郡公,這我能辦到。告訴太後,我一定風風光光讓她出嫁。”

趙興眼睛亮著像一位成功偷到雞的賊,童貫得到他的保證,坐不住了,焦急的準備回宮報信,臨走忽然想起:“對了,錢塘進士周邦式在你府上?我這次是打著給他宣旨的幌子來的,你可別說漏了。有詔:除周邦式知滑州。這旨意我需宣給他。”

“他在側院,院門口掛著‘周’字燈籠……我叫院子領你去!”趙興回答。

童貫走兩步,忽又止住腳:“四月初一,無月,那晚上最適合走,日子你可記住了。”

“知道了!你回去一定把情況解釋清楚。記住:為你好,一定辭去公主身邊的活兒,最好按我說的,不派宦者隨侍……”

兩人再聊了幾句細節,敲定好離宮計劃。童貫興衝衝跑了。趙興送走他後,獨自一人在屋裏推敲一會,便慢慢地走出屋外,馬夢得房間走去。

按皇家一般的處事原則,決不會允許那個無名無姓的野孩子生下來,宋朝最出名的醫學功夫是針灸,一針紮下去,也許那為公主已經悄悄流產。

趙興慢悠悠的在院子裏走著,邊走邊替那名未出世的孩子哀歎……可這已經不關他的事了,他已經走到了馬夢得門前。

蘇軾正在房子裏評價幾名弟子的新詞新作,這是他已經忘了剛才的煩惱——蘇軾就是這樣的人,他是個想得開的人,隨時給自己尋找快樂。

黃庭堅作了首《漁父詞》,其中有“新婦磯頭眉黛綠,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的句子,黃庭堅自個兒覺得不錯,“以水光山色,替卻玉肌花貌,此乃真得漁父家風也”,樂顛顛的讓蘇老師評價。

蘇東坡看完,笑咪咪的連連點頭說:“不錯,真不錯,才出新婦磯,又入女兒浦,這漁夫夠風流的,不過這家夥還有心思打魚嗎?”立刻引得弟子們哄堂大笑。

蘇東坡又說:“魯直啊,你的字最近是越寫越清勁了,就是筆劃太瘦,看上去像樹梢掛蛇。”

屋內的黃庭堅立即回敬:“老師的字學生固不敢輕議,然而看起來有點兒扁,就像石壓蛤蟆。”

趙興在門外聽了幾句,聽不懂,太深奧了。蘇軾講話引經據典,趙興知道數理化知道哲學,唯獨對那些經典不熟。他笑嘻嘻地推開門,像沒事人一樣竄進了屋裏,自己找了個座位坐下,便學著馬夢得的樣子在椅子上搖頭晃腦。

蘇軾發現他,瞥了一眼,才一張嘴,趙興已經搖頭晃腦地說:“不可說!不可說。”

“好吧,我不問你”,蘇軾也放得開,馬上說:“離人來晚了發詩一首,你這名弟子,也曾有數首詩流傳,可你寫詩的時候都不在我身邊,是否總是不承認別人親眼所見,今日進定須做出一首詩來。”

做什麼?趙興隻會唱歌,他拍著桌子,唱起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拖腔怪掉的《臨江仙》,唱到“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蘇軾聽了大為感動,連聲誇獎好好好。

這首詞挺符合蘇軾的風格,裏麵的豪邁與看穿世情很和蘇軾的胃口,尤其是最後幾句,簡直是針對他剛才的煩惱,勸解他的話……當然,這首詞趙興已經否認是他寫得。

這確實不是他寫得,可大宋沒人相信。

蘇軾毫不吝嗇誇獎這詞,狠狠地誇獎一番,而後又說:“我今天來,是想告訴你,呂相公想見你,明天恰好他在家,你跟我同去。”

呂相公指的是呂大防,也就是蘇軾些任命書,得罪的那位當朝丞相,他想見趙興,難道是間接想蘇軾表示,自己不在意,蘇軾詔書中的詞句嗎?

“呂相公好古甚切,且以為周禮必可行於後世,近日黃魯直(黃庭堅)、張文潛(張耒)在宮中談論射禮,呂相公知道了,打算問一問你周禮的一些細節,那兩個倭人跑哪去了,你帶他們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