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七十章 給全亞洲上一堂文化課(2 / 3)

緊接著,一個個海商們魚貫上台,接受王子韶的感謝,她們當中有密州人,也有來密州經商的人,甚至還有外國商人。索問道也在旁邊說著感謝的話,趙興趁亂把韓微拉到一邊,塞給對方一個錢包,不好意思地說:“韓綱首,這是你的讚助金,知州大人命我退給你,這事倒是我冒失了,抱歉抱歉。”

韓微看看趙興裝錢的錢袋,這錢袋是用小鹿皮做成的,裏麵幾個金幣在叮當作響,韓微舉起錢袋哈哈一聲,調笑說:“那我可占便宜了,光這個錢袋也值三五貫吧……不過,簽判大人無需退我錢,隻要你密州團練手鬆一鬆,老朽就承情了。”

趙興將手裏的錢袋強塞給對方,韓微突然壓低了嗓門,悄聲說:“簽判大人,我聽說朝廷正在籌備鑄造新幣,有沒有這事?錢袋裏裝的是不是新式倭錢?”

趙興啞聲笑了,韓微揣起錢袋,意味深長的衝趙興拱拱手,走下了超然台。

有份來參加大會並在台上領取退稅的都是些大商戶,因為按規定,小商戶都是去府衙裏領取,比如趙興才經商的時候,他就是去黃州府衙領取自己的那份退稅的。這年代,密州剛開埠不久,大豪商並不多,眨眼之間,本地客商該退的都已經退完,外地藩商則由知州大人領著,挨個送到戲棚裏,同時也要向對方說些感謝的話,並期望對方來年繼續在密州做生意……

藩商們居無定所,所以給藩商的那份錢基本上不是退稅,就是一份節日錢而已,現代把它稱為“紅包”,而相互見麵問候的話,現代也演化成固定的四個字:恭喜發財!

有份享受退稅的藩商也不多,王子韶這裏效率很快,等他重新回到台上,一通急鼓敲過,女仆們開始向各個棚子裏麵贈送酒食——人們期待已久的年終歌舞也開始登場了。

原本這場歌舞要體現宋代特色的,有宋代戲劇,雜耍等等。但趙興接手後,把它變成了一場展示炎黃文化的表演,首先登場的是杖鼓樂《黃帝炎》。

兩百名身穿唐式鎧甲的精壯漢子腰裏懸掛著腰鼓,邁著整齊的步伐走步進場,他們學著秦兵馬俑裏的姿態,單膝跪地,連聲發出赫赫的號子。超然台上一陣陣急鼓,密如馬蹄踏地。整個場地裏鴉雀無聲,眾人都在等待那激動人心的開始。

然而,那些威武的漢子們卻沒有動作。鼓聲急停,一隊花枝招展的官妓穿的如同月宮仙子,衣帶飄飄的舉著大牌子走進場地,王子韶一看牌子上的字,腳一軟,眼珠子差點瞪到地上來。

牌子上寫著:“本次表演所用鎧甲由倭商長門不四讚助,現有大量庫存,有意者請去高麗庭館甲字六號房聯係”。

索問道有點發抖——賣鎧甲,好大的膽子,公開賣鎧甲,還生恐人不知。他跳了起來,厲聲說:“把牌子交上來,交上來。”

兩側觀景棚裏嗖的竄出幾個人,領頭的是剛才的第一納稅人韓微,他跌跌撞撞的跑到台前,生拉硬扯的將其他人揪了下去,第一個搶上抬來,將剛才的錢袋丟給趙興:“大官人,你說這多見外,哪有送出去的錢再收回來的,我讚助,我堅決要求讚助這次大宴。你退我的錢,就是不拿我當朋友。”

“就是就是”,隨著韓微的說話,無數的手舉著錢袋遞到趙興麵前,無數的嗓門跟著嚷嚷。

這些人搶著登台,倒讓那些持牌的官妓落在後麵,她在台下徘徊半天,可台階上都站滿了人,她找不到機會湊上來,這時,索問道發現剛才的牌子上,還有一行小字他沒看清,那上麵寫的附錄:“本次交易隻限軍丁、效用!”

“罷了!”索問道一揮手,示意那名官妓歸隊。

這時,超然台上一聲霹靂般的鼓響,製止了商人們的喧鬧,這些人丟下錢袋,一個個溜得比誰都快,趙興看著自己腳前一堆飽滿的錢袋,無可奈何的衝王子韶苦笑。

王子韶也知道剛才是趙興墊錢了,他苦笑一下,說:“離人,回頭記得,一定叫上幾個官吏作證,挨個送到他們府上。”

不久,穿著華麗的唐人彩袍、麵白唇紅,俊秀迷人的源業平衣帶飄飄的登上超然台,他手裏揮舞著一麵紅旗,這麵紅色的旗幟是漢朝的軍旗、也是唐朝的軍旗、同時也是宋朝的軍旗。源業平將之舞動著烈烈作響,以不符合體型的洪亮嗓門大喊:“解甲!”

這兩百人被源業平調教的非常整齊,他們後排人上前一步,幫助前排解開肩甲上的扣袢,而後,前排一個整齊的轉身,開始幫助後排人解甲,解開的鎧甲被整齊的疊好,擺放在各人腳邊,而後,他們露出了世上最昂貴的衣服——一身宋代風格的紋身刺繡。

源業平平舉起大旗,吆喝一聲“起”。而後他將大旗揮至最高點,四百隻花胳膊也隨之舉到半空中,隨著源業平的大旗落下,一聲沉悶的鼓響,演出開始了。

這聲悶鼓的音符穿越了兩千年的空間,來到大宋。它是炎黃人紀念自己始祖的聲音,當初那些先民茹毛飲血,在黃土高原上開創了現代的文明,我們這群後人紀念他們,便擂響《黃帝炎》吧……

《黃帝炎》擂到途中,一變為秦軍軍歌,再變為秦始皇登泰山封禪(shan),於泰山絕頂留下的《琅琊刻石頌》,軍士們邊擂鼓邊歌舞:“六合之內,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盡北戶。

東有東海,北過大夏。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器械一量,同書文字。

日月所照,舟輿所載。

皆終其命,莫不得意。

應時動事,是維皇帝……”

……

最後,在鼓聲隆隆中,眾軍同唱:“聖智仁義,顯白道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高麗倭國商人聽的心祉動搖,宋國商人聽得如狂如癡,倭商最積極,他們首先跳出來跟著旋律嘶聲吟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宋代,秦歌已經失傳了,趙興采用的是電影《秦頌》中的曲調,那股穿越黃土高原的古樸,帶著曆史的滄桑撲麵而來,令人不可仰視。

一曲唱罷,餘音渺渺。鼓聲隨之漸趨低迷,隨著一陣碎鼓,密州團練們散開隊形,擺出唐代李藥師李靖所創的六花陣。

猛然間,再一聲重鼓,萬籟俱靜。

而後,由碎鼓開始鼓聲越來越高——隨之,六花陣動了,團練們邊舞邊敲《秦王(李世民)破陣樂》……

鼓聲三變,變為宋軍軍歌:“奏捷淮堧,

勒功燕石,

鼓吹凱旋。

正歸班玉筍,

花袍方卸,

彩衣亟著,

忠孝雙全。

清德獨高,

皇心簡注,

燕寢凝香朱兩轓。

君王問,

錄屏風姓字,

趣對金鑾。”

秦漢唐宋四代軍歌中,秦歌慷慨,漢歌恢弘,唐歌博大,宋歌婉約——這一刻,呈現給眾人的就是曆史,這是兩千年的炎黃曆史,東亞各藩國那得如此文明——崖山之後!

在場的倭國商人、高麗商人、越南商人都被這悠久震撼的高山仰止,而在場的炎黃苗裔激動的熱淚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