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八十七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2 / 3)

這份賞賜有點莫名其妙,伴隨賞賜而來的是秦觀升任杭州主簿的任命。由於兩份信函夾在一起,而對趙興則顯示出一種偏愛,所以蘇軾才說秦觀是沾了趙興的光。

不過這樣一來,對蘇軾也是一種莫大的恩寵:杭州主簿是他的學生,通判是他的學生,另一位通判楊祖仁是他朋友的兒子,這樣,杭州大大小小的重要官員都是蘇軾的人,杭州也就成了鐵板一塊的蘇家根據地。

蘇軾接到高太後對趙興的任命,思想了半天想不通,但他接著就把這當作是對他本人的獎勵,自己一個得意的學生棄官來幫助他,太後為了獎賞他們師生同心,平息了杭州的災害,所以特別降下了恩旨……

開心的蘇軾縱情暢飲,一不留神把自己灌醉了。這一刻,他非常快樂——去年杭州大旱、大澇,餓死了杭州三分之一人,他來了,也沒費多少力氣,賣了一千個度牒而已,就將這場災禍平息下去,他自己想起來,都覺得本人太油菜了。

嗯嗯,揭樞現在要是聽到蘇軾現在的得意,都該哭死了。如果他能享受蘇軾這份待遇,也賣上一千多個度牒,也許他不會遭遇貶官。然而,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

蘇軾在一位官妓的勸解下,又把一杯酒一飲而盡,他放下酒杯,兩眼已經有點迷離,此時,趙興正快速的翻閱了那份計劃書,他看的很快速,隻聽見紙張嘩嘩響。另一邊,高俅已經被秦觀拉到座上,強勸了幾杯酒。

在場的人中,趙興與秦觀他們屬於官,有品級,是正式的科舉出生。而高俅不是走科舉途徑,他擔任的是師爺一類的角色,屬於吏。他本來不可能坐在酒桌上與秦觀喝酒,但因為也他住在趙興家中,而趙興又堅持跟他相互稱呼表字,無形中抬高了他的身份,使他有資格坐在酒桌上跟文化人,諸如秦觀之類的人喝酒。

不過高俅是個謹慎的人,他喝了幾杯,就停杯不再飲酒。並對秦觀的升職給予了熱烈的恭維。原本他與秦觀管的事重疊,而秦觀又懶散,生性謹慎的高俅不敢觸及秦觀職權內的事,結果導致杭州衙門的運轉有點艱澀,如今秦觀一升職,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他可以回到蘇軾身邊做事了,而不是像現在跟在趙興後麵,更像個趙興的師爺。

蘇軾放下了酒杯,示意身邊的歌伎不再添酒,他帶著醉意問趙興:“離人,沒問題吧?沒問題就飲酒,作詩。今天宴會,我請參寥子,他居然說要清修,罷了,等你吃完了,我們一塊去,看看他念的什麼經。”

趙興合上那摞紙,看了一眼僧佛印,僧佛印立刻垂下眼簾,就手夾了一塊東坡肉放進嘴裏,閉目咀嚼。他知道,趙興看他那一眼的意思是:人參寥子也是僧人,怎麼他不來入這個”酒池地獄“,你僧佛印在這個“地獄”很快樂。

趙興不知道,這個時間,蘇軾的弟弟蘇轍才真正處身於地獄。他以皇帝特使身份出使契丹,據說契丹人一見到他,馬上問:“你是蘇學士嗎?是那個做了‘大江東去’的蘇學士?”

蘇轍鬱悶到極點,他老實的回答:“那是我哥哥。”

結果,契丹人聽了,以恍然大悟的神情噢的一聲,說:“原來隻是個小蘇學士。”

隨後,契丹人不顧而去,鬱悶的蘇轍連寫了幾首詩發泄……

蘇軾醉醺醺的帶著他身邊的官妓闖進參寥子的禪院,老遠,妓女身上的脂粉味就穿進參寥子鼻中,他皺了皺眉,正想喝斥守院門的和尚——怎麼放女子進入他的禪院,一抬眼,沒看見別人,看見身材高大的趙興手裏拿著一根木杖,滿身酒氣的往院門口走。

趙興手中的木杖他認識,這玩意現在叫“東坡杖”,據說是趙興設計出來的,專供蘇東坡出遊的時候手裏拿著拐杖,原本蘇東坡是蓑衣竹杖,現在是木杖,木杖裏麵藏了一把刀,非常鋒利的一把細刺刀。

趙興這人參寥子不熟,但既然趙興出現在他的院子裏,那意味著他老師肯定也在,參寥子找了半天,才在一叢竹林邊發現由妓女攙扶的蘇軾,後者正對著一叢幼竹嘔吐。

秦觀沒來,他雖然有點醉意,但覺得捉弄高僧有點不妥,因為他信佛。高俅也沒有來,因為他覺得這種場麵,自己的身份出現不合適,但趙興無所謂,看到蘇軾喝的站都站不穩,走路還要官妓攙扶,他便跟來保護。

蘇軾嘔吐完,叫那名妓女攙著坐在參寥子麵前,參寥子臉色很難看,蘇軾不管不顧,大聲吆喝妓女唱曲。那妓女麵現難色,連正眼都不敢看莊嚴的禪師一眼,僅敢偷偷瞄他一眼。

她雖一身是藝,在清淨寺院卻哪裏放得開身手。

蘇軾不管,他大聲提議:“今兒我當場作詞,也不用配樂,隻用門板與門槌,離人,你來敲,我們敲敲打打唱起來。”

趙興手握成拳頭,伸到鼻尖看了看,搖頭歎息:“我這雙手,隻會打人,敲門板,那還要學幾年。”

蘇軾眼睛一瞪:“怎麼不會敲?你那杖鼓樂隊敲的好鼓,就照那種鼓點敲,我不信你今天能把門板敲破。”

好吧,蘇軾醉了,咱不能跟醉漢生氣。趙興歎了口氣:“那需給我拿個大號的門槌,門槌這玩意太細小,隻能用來掏耳朵。”

鼓槌拿來了,蘇軾爬起來,醉醺醺的揮筆草書:“師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

借君拍板與門槌。

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

山僧莫眨眉。

卻愁彌勒下生遲。

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

蘇軾在這裏取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又拍下老和尚的馬屁,“卻愁彌勒下生遲”,他的意思是說:和尚大師啊,你要‘見美不是美’,眼前所見並非小美女,而是一位龍鍾老太太年輕時候的夢幻影子。想想她僅僅是個老婆婆——“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

恭維和尚是彌勒,這是最大的讚賞,好比說一個日本美少年“英明”,好比說一個越南歌女“陶娘”,……參寥子被逗得破顏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