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1 / 3)

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

安思達點點頭:“這三年裏你跟我書信來往,我一直在思考你的話。確實,時代變了,以前人們以農耕為主,現在是少數人占有大多數土地,但百姓卻沒有因此流離失所,也沒有大規模暴亂。如果過去有人告訴我世界會變成這樣,我絕不相信,但現在,我看到了,失地的百姓都進了作坊工場……

商業,吸納的人力遠比農業多,產生的價值也比農業大。而小農小戶的耕作也遠比不上大農場。所以,這時代雖然土地兼並嚴重,但糧食產量卻比過去多,大量的失地農民,並沒有像唐時的黃巢、漢時的赤眉黃巾那樣,產生大規模流民暴亂,禍害朝廷。

時代在變,變革的風吹遍每一個角落,過去的很多理論都被證明是錯誤的——我們也要變,要變的更適應於這個商業時代。怎麼變——我願意就這個問題向你請教、我準備與你好好討論。”

趙興一指眼前的山川,回答:“你知道,從範仲淹開始,我們的民族意識已經開始覺醒,讀書人都在談論一個詞:華夏。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我大宋。然而,我大宋卻時時刻刻處於夷狄的威脅之下。現在,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我需要一個單一信念支持大家奮鬥、搏殺。單一的民族,單一的信仰,這是我的選擇。

我隻有一個任期,而且我不能肯定這一個任期是否能任滿,但我要給這一片土地留下一個信念:一種對民族、對家人、對這片土地的單一忠誠。這時候,我需要信仰的力量,我需要神的力量——當然,如果魔鬼能幫助我、幫助我們民族在這片土地站穩腳跟,我不懼與魔鬼做交易。

你能做到嗎?我需要的東西你能給我嗎?如果你能做到,我許諾:不僅這裏,我還會在更廣域的範圍內支持你的發展——你知道南洋麼,南洋的土人在海洋咽喉之地新建了一座新城,名叫獅子城(新加坡),同時,南洋上阿拉伯宗教正在步步入侵。我有意把那獅子城變成宋商的一個海外基地,我需要一種宗教來抵抗阿拉伯宗教的入侵。所以,我需要你表現出能力,而後,我會給你更多的機會……

但你們的宗教現在還不能令我滿意,我需要你們作出適當的變更。我曾經遊曆七海,正版的基督教我也見識過,我會把我所知道的各宗教優點告訴你,讓你們作出相應的調整,讓景教這一古老的、曾經是輝煌大唐國教的宗教再煥發新生……

我還可以給你們提供一批優秀的醫生,據說當代阿拉伯的醫術領先於時代五個世紀,我剛好從那裏雇傭了一批醫生。嘿嘿,他們是阿拉伯人裏的無信者,或者信仰襖教的異端,他們被精挑細選找出來,所以,甭管他們原來有什麼信仰,現在他們都同意以你們的神職人員身份,住進你們的廟宇裏。

你知道,家師蘇學士曾經創立免費施藥的廣濟院,我需要以你們的廟宇作為網點,建立全慶州的鄉村醫療機構。我知道,朝廷雖然寬容,但除了道教,朝廷還不容許用官府的名義支持某種宗教。但我可以用支持廣濟院的方式,變相支持你們。這樣一來,你們可以一手握住宗教,一手握住廣濟院;既治療人身體,也治療人思想。

相信擁有這兩項武器,你們能在這片土地重新紮下根……”

安思達來環慶的時候,已經過長達四年的思考。此時,麵對趙興拋出的巨大誘惑,他毫不猶豫,伸手與趙興相握:“我的信徒們曾經修建了泉州城,我們在建築上別有所長,我剛才聽說你要重建邊境城堡,讓我們來幹吧,我們將設計出西夏人難以逾越的雄關,以此證明我們的能力。”

趙興搖頭:“這活不能讓你們幹,第一:這是做新式建築,用的材料你們不清楚;第二:西夏人那裏的情況我們兩眼一抹黑,因為西夏人對宋人監視很嚴,即使我們的的人過去,敵境內他們也是奴隸,根本沒機會四處走動。

但西夏人對僧侶卻很寬容,你們在西域一帶還有點影響力,我不希望你們提前暴露,我需要你們幫我去打探那裏的情報……現在看來,唯有你們才可以深入西域,所以我希望你們的重建,低調而不張揚。”

稍作停頓,趙興繼續說:“我知道你們新建教堂、免費向百姓施藥,都需要大量的錢財,我可以以信徒的身份捐贈你們十萬貫,但我希望,捐贈名錄上不要寫我的名字。”

安思達雙手合十,莊嚴的承諾:“大人,你是我景教重生的天使,請大人放心。我們將會把捐贈名錄的第一頁空下來,不寫任何人的名姓。這一頁留給你,我們將在心中永遠感謝你。”

趙興聳聳肩,表示無所謂。安思達接著從身邊摸索出一張紙片,上麵記錄著這四年裏他的疑惑,他順著紙片第一個問題開始發問:“大人,你說建築藝術也是一種心理戰手段,宏大的建築可以讓人從精神上屈服,所以泉州清淨寺得以長存……這話我不懂,這是預言嗎?您能否解釋一下?”

趙興笑了:“安主教,萬裏長城不是一天建出來的,心中的長城也不可能一天完成。心急什麼,我倆隻是起個頭,自會有人接過這杆大旗——隻是這個頭要起好,要讓它有自我更新機製,要讓它能保證民族傳承的源遠流長……來,我們慢慢聊。”

此後的幾天,人們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奇怪的景象:紅袍大祭司安思達常常與趙興屏退眾人,兩人漫步河穀,漫步山梁,竊竊私語……安思達去世百年冥壽的時候,在陝西紮下根的景教隱晦的公布了一份名為《漫步集》的典籍。這部典籍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就景教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很多規劃與設想,景教人員沒有交代這本書的作者是誰,但表示:景教人員將遵守書中的提議,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