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第一“‘大將\’軍”(1 / 3)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第一“‘大將’軍”

萬俟詠不知道趙興跟對方交談了什麼,之前他聽蘇軾說過趙興懂得蕃語,家裏還有一個姬妾是語言大師,精通多國蕃語。所以對趙興用蕃語跟蕃人交談顯得波瀾不驚。趙興與那蕃人交談完畢,扭頭叮囑萬俟詠:“雅言,你領著衙役跟蕃長福克納去欽點一下蕃人數量。”

福克納明白趙興的意思,連忙起身:“計司大人,請跟我來。”

萬俟詠晃了一圈,趙興那裏似乎還沒有跟洋人交談完畢,福克納又將萬俟詠請入自己的辦公室,端上香茶聊天,萬俟詠順勢談了趙興的想法,聽說趙興打算逐步將廣州市舶司遷至香港,福克納點點頭,答:“那裏不錯,伶仃洋可以行駛大船的航道實在太狹窄了,香港那個漁村我們已經注意到了,航道很開闊。就是道路不通,大批量貨物恐怕運送困難。”

萬俟詠晃著茶杯,回答:“今年我家大人打算動用二十萬民工,在那條路上鋪設四條並行的寬大道路。等路鋪好了,貨物運向內陸也就方便了。

此外,我家大人還打算在那裏大力修築碼頭,大力發展海運。今後貨物運向內陸主要靠海運,裝上船,貨船可以直接駛入揚州停靠——我們內陸的船如此一來,貨物的吞吐量將大幅上升。所以你們無需擔心路況,隻要擔心你們的供貨量能不能跟得上。”

福克納若有所思的說:“我現在隻擔心糧草,第一是阿拉伯海域的海盜,由於海盜騷擾過於頻繁,我們的海船平均隻有百分之七十能夠安全抵港。這就迫使我們不得不尋求價值比較高的貨物。於是,第二個問題來了,我們的貨物品種比較單調,都是一些象牙、玳瑁等等奢侈物。我們的供貨量上去了,大宋國能夠吃的下這些貨物嗎。”

萬俟詠胸有成竹的一笑,有意無意的透露說:“我家大人正在組建廣州水師,其中也打算雇傭一些蕃人,一旦廣州水師成軍,我家大人打算剿清南洋海盜,那樣一來,你們運輸的成本就要降低。貨物可以選擇的品種就多了,比如說镔鐵。

我家大人說南洋的镔鐵質量上佳,過去人們不會加工,對镔鐵的需求量比較少,但我家大人打算在年末開始動用官府采購,這镔鐵有多少采購多少,哪怕是礦石我們也要。

此外還有木材,南洋的木材有好多種,我們隻要硬木,要麼是枝條,要麼是粗大的板材,我們同樣有多少要多少。”

福克納精神一振,萬俟詠跟他這麼說,等於告訴他一條財路,他意味深長的笑著,說:“枝條?硬木?你家大人打算造弓弩。板材,莫非他還要造船?還有什麼?”

福克納說著,順手拿過一個錢袋塞進萬俟詠手裏,萬俟詠打開錢袋一看,裏麵全是各種顏色的晶亮寶石,他馬上回答:“寶石,我們現在的寶石貿易似乎方興未艾。我家大人有一個珠寶行,打算退出各種各樣寶石首飾,今後寶石的需求量會很大很大。

另外,我們還需要戰馬與牛,我聽說阿拉伯的戰馬很不錯,耐炎熱與潮濕環境,剛好適合廣州——我們需要大量的阿拉伯南部戰馬。這些戰馬價格都很高,相信會讓大家滿意的。”

福克納點頭:“如果廣南市舶司肯動用國家武裝力量幫我們進行護航,那麼我們的商隊風險將大大降低,從此後除了海浪,我們將不再恐懼其他的。這樣一來,航海就成了一項收入豐厚而穩定的職業,會有很多人來投身這個行業,他們不再追求一百倍,七十倍的利潤,如此一來,短途去天竺販運一些東西,也就變的有利可圖,貨物的品種也會多樣起來。

請轉告你家大人,我會盡量挽留盡可能多的商人。但是,我們從不在意別人的承諾,而在意他的行動——當今年秋季當信風刮起的時候,如果我們見不到水師護航,我想,大多數人會感覺到很失望。”

萬俟詠用力點頭:“今年秋季,你一定會見到我們的水師戰艦,我這裏向你們透露一下,新式戰艦使用了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絕對可以讓阿拉伯海盜毫無還手之力。”

“哦?能透露一下嗎?”福克納聽了這話,又拉開抽屜掏出更多的錢袋,裏麵裝著更多、更純淨、體積也更大的寶石。

萬俟詠搖頭微笑。他其實對火藥並不了解,這方麵趙興一直小心保密,而他剛才裝作很在行的樣子跟福克納交談,是因為他用了“阿拉伯”這個詞,而不是用“黑衣大食”這個稱呼。

“黑衣大食”是現在宋朝對阿拉伯的稱呼,但如果來中國的時候穿綠衣服,他們會被叫做“綠衣大食”,以後那些商人穿白衣服來了,也被叫做“白衣大食”。萬俟詠常聽趙興把那裏稱作“阿拉伯”所以他也用趙興的稱呼方式與蕃人交談。沒想到福克納一聽,感覺萬俟詠對大宋以外的世界很了解,完全把他當內行了。

但萬俟詠既然對火藥不了解,無論福克納出多重的賄賂,他依舊高深莫測的含蓄微笑,直到福克納給出十袋寶石,萬俟詠才稍稍鬆口:“這種新式武器據說是火神與雷神所使用的武器……這次我家大人製作的是軟帆船,還需要雇一些蕃人操縱軟帆,教導水手……你想知道這種武器,何必心急。”

福克納心領神會,連忙答應:“我們的船在碼頭歇半年,水手們身上養的都生虱子了,我一定把那些閑置的水手都派出去,幫你們教導水軍,順便也上船見識一下那種新武器。”

恰在此時,趙興派人來招呼萬俟詠,一名印度仆人躬身向萬俟詠鞠躬,說:“計司大人,趙經略大人已經巡視完了,正在門口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