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八十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1 / 3)

第二百八十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

其他官員沉默不語,他們都對趙興不熟,談不出什麼觀點來,這當中唯一能說出看法的是蔡卞的哥哥蔡京,但蔡京不想說。因為章惇清理完朝堂之後,新黨沒了敵人就開始內訌,內部不再鐵板一塊,開始相互爭權奪利鬧矛盾。這期間,蔡京是最大的失意者,他已經被排擠到朝廷的邊緣。所以他才懶得給別人指點明路。

“不會吧?”許將不解的回答:“昔日漢高祖意圖割據,一進四川就火燒棧道。故此,從來割據的人要發展勢力,都是關起門來埋頭發展,但我聽說趙離人一到廣南就整修道路,甚至把道路修到廣西了,這可不是割據的架勢。”

蔡京在陰影中翻了個白眼,心中鄙視:這群蠢材,誰說割據要關起門來,劉邦出川的時候不是也要修路嗎?可劉邦修路,關我啥事,我才懶得提醒。

曾布點頭,附和許將:“不錯,趙離人做事,倒是絲毫沒有瞞著朝廷,另外今年廣南賦稅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我聽廣南官員彙報說,看這個架勢明年還會增長更多,因為當地很多工場才剛剛建立,工匠們手不熟,要等到明年才能大出產……”

蔡卞回身看了蔡京一眼,又說:“趙離人在廣南抓緊訓練水軍,我聽人說,當初建立水軍的時候他就說南洋有昆侖奴,還有數不盡的黃金與珍寶,修路雇人太花錢,該去南洋搶一些昆侖奴來,節省費用。”

蔡卞所謂的聽人說,是聽蔡京說的。蔡京在那裏感慨趙興的仆人出色,跟自己的兄弟說起趙興打算去南洋搶一批奴隸回來。而他打算等趙興成功後,要求對方送三五十個人。蔡卞聽過這話,故此在這裏把它當情報說出來。

章惇突然插嘴問:“蘇州的地震停了嗎?趙離人那裏總共收納多少流民?”

曾布回答:“蘇州地震九月停地,受地震影響,約七萬戶房屋損毀。地方已經編練了五萬戶人去廣南墾荒救災。嶺南瘴癘雖然嚴重,但聽說趙離人用一種叫金雞納霜的粉末,配合茶葉治療瘴癘,使遷移百姓大都活了下來。

根據廣南、杭州、揚州的統計。除了我們遣送過去的人外,趙離人前後吸納失地流民達十一萬戶,七十四萬人。這些人秋末開始返鄉,據廣南官員估計,大約有十二萬人打算留在當地。”

章惇點點頭,又問:“廣州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推行怎樣?”

許將回答:“聽說趙離人整修道路之後,十裏一亭,三十裏一座驛站。驛站旁邊都設立河渡墟市,推行市易法。此外,他杭州家學今年南下了三百人,都分布在各縣當稅吏,統計稅收。文勳報告。這些稅務賬目絲毫沒做假,他親自查驗了幾個縣市,發現賬目做的很精細,該收上來的稅一分沒少。該上交朝廷的也毫不隱瞞,這倒是挑不出毛病來。”

章惇再問:“廣南東路去年賦稅多少?今年賦稅多少?”

林希回答:“廣南東路去年賦稅一千四百萬貫,這筆賦稅不算鹽稅、茶稅。今年,他們的鹽稅茶稅沒有增長,反而約略減少,隻達到往年地九成。但廣南的賦稅總額依然達到了一千六百四十萬貫,另外,趙離人負責的鑄錢額也大幅上升。往年那地方也就鑄個六十萬貫,今年鑄錢已達三百七十萬貫,因此,廣南全年解稅達到了兩千萬……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章惇點頭:“不管怎樣,廣南離朝廷最遠,今年秋末的押錢綱卻最早抵達。每年兩千萬賦稅,便是趙離人以後都維持這數目,我也滿意了。換個其他人去。能不能達到趙離人這種手段。很難說,至少呂惠卿去。做不到這點……”

眾人都笑了。環慶那片地方在趙興手下百業興旺,但呂惠卿也算是新黨心目中的能人了,這位做過十幾年宰相的人,接手趙離人的工作一年,且環慶路還不是西夏人地主要攻擊方向,然而環慶將士卻連薪水都發不出來。這情景讓大家對撤換趙興產生了遲疑。

“一年兩千萬,相當於我大宋五分之一的賦稅,雖說天下財富出自東南,但這種增長未免太駭人了”,章惇滿意的摸著胡子回答:“我跟趙離人年初的時候有個約定,他吸納六十萬流民,賦稅不減反增,我將黃魯直送往廣南由他看管。

職方司已經查看了,聽說趙離人還算是謹守朝廷法度,蘇老坡那裏隻去看過一次,劉摯等人也不過安排府學看門,這種照顧還算在我容忍範圍內。現在,既然大夥兒確定不了趙離人的意圖,我看咱們從寬料定吧——我猜測趙離人素有忠義之名,為了蘇老坡肯遠去嶺南做官,我看蘇老坡不死,他還可以放心使用。

如今他打算肅清南洋海盜,也算是為朝廷增加賦稅,一群沒有訓練過地效用能抵得什麼用,朝廷且安排一兩個監司去,其他的,他要求什麼都許。”

曾布一拍手,說:“說起養軍的事情,我才聽張氏將門跟我說,趙離人在廣西曾跟張田抱怨,說是廣南人口少,想搜刮一千名良家子當兵,亦不可得,結果他的‘服妖軍’遲遲建立不起來,哈哈,我瞧趙離人百般辛苦,也就是建立起千把人地部隊,這點軍隊也能割據嗎?諸位,你們可真是草木皆兵。”

一說“草木皆兵”,大家都笑起來,林希在那裏納悶的插嘴說:“這‘草木皆兵’的情況,我可是在環慶親眼所見,怎麼環慶在趙離人手裏,眼看著賦稅連年增長,到了呂相手裏,怎就玩不轉呢。”

林希這是不知道,吃回扣的“草木皆兵計劃”和不吃回扣的“草木皆兵計劃”完全不是一回事。後者是“神奇”,前者是“化神奇為腐朽”……

正事聊完了,打擊都開始八卦。曾布閑閑的說:“我聽說廣南正在發書,都是前幾年校訂出版的聖賢作品,其中的斷句與標點符號都是些舊黨人士幹地,不過也有一些閑書,說不清作者黨派,我聽說蔡元長很是出了幾本書。怎麼趙離人校訂十三經,連謝麟範育都有參與,卻不來找老夫,莫非以為老夫學問不夠精深?”

章惇訝然問:“這是怎麼回事?怎麼當地官員沒有報告?”

這事林希也知道,他插嘴說:“趙離人在廣南捐獻各地府學每處一座明堂,專門用於府學邀請名師講課,結果廣南富商紛紛效仿,開始用自己的名義給府學捐助藏書樓。某些富商家資不夠。便購買一些書籍,蓋上自家的印章捐入藏書樓,以圖彰名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