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零一章 去大理搶石頭(2 / 3)

趙興還沒有說的是。我華夏還將繼續被蒙蔽七百年。因為孫琮即使知道了真相,限於官場潛規則,他也不能說,而趙興也不敢隨意揭開真相……

這恰好是他想辦一份《海事新聞報》地初衷。

“原來我們的朝貢貿易,都已經被番外各國當作傻瓜貿易、白癡貿易,三百年了”,孫琮輕輕歎息:“這事牽扯太廣,理藩院歸禮部掌管。曆任禮部尚書多有做丞相者,這事掀開了,上下三百年,凡做過禮部尚書的人都不好受,因為他們都成了天下笑柄……

離人。這個問題不要再談了,你剛才不是已經奉湯送客了嗎,我先告辭了,兩三天後。等我見過幾位察訪使,我們一起動身去大理。”

趙興歎息著說:“優勢文明的魅力在於創造,唯有創造才能保持優秀。我們在石器時代創造了朝貢貿易,原本這種貿易方式是想在效率低下的石器時代,以國家力量促進貨物流通,但現在進化到了鐵器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生產力水平越來越高。我們也應該適應這時代,創造出新的貿易方式。

我以為,貿易的事情歸市舶司——我在廣州就是這樣做的;而外交地事情歸朝廷禮部,朝廷不應該再維持石器時代的貿易方式……算了,我跟你說這些沒用,禮部大人的岩石腦袋,你我撼動不了……請喝湯。”

孫琮舉起二陳湯一飲而盡,生怕趙興再說出什麼不合時宜的事情。慌慌張張的起身告辭。

等孫琮走後。趙興翻手從桌案上取出一張信箋,這張信箋自孫琮進來後一直反扣在桌上。現在它被趙興拿在手中,低聲誦讀著。

這張信紙上寫著京城軼聞,首先是小皇帝的身體狀況,剛才趙興與孫琮交談時所說的資料都寫在這張紙上,信紙的末尾寫了一段無聊地話——月末,皇宮失盜,開封府罰銅,竊匪疑是丐幫弟子。

趙興哈哈一笑:“張田回去以後,肯定要擔任闔門使(皇宮守衛),這下子,他卷到漩渦裏了。”

看完這張信箋,趙興就手劃著一根法燭,講信箋焚毀——他並不知道,信末這句看似閑閑的一句話,卻是宋代十大謎案之一,在皇宮森嚴的警衛下,不知有多少人竟然神秘的潛入宮中,盜竊了大量財物,而後又神秘消失,這一謎案一直未曾破解,隨後導致了小皇帝親信——太監馮世寧從太尉官職上罷免,隨後宮中空虛,隨後也導致了小皇帝的“死因不明”。

兩三日後,孫琮與廣東走馬承受文勳、察訪使王穎交流之後,動身前往廣西,準備與廣西那二位交換情報,順便也恭送張田上京擔任樞密副使地官職,趙興作為陪同與他共同動身。

那條仿造“特洛伊木馬計”修建的“銅鍾大道”非常寬敞,這是一條六車道大道,趙興仿造現代交通法則,規定了右行原則,右邊三條大道分別是快行線、慢行線,最邊一條線是事故線和人行線混用,孫琮坐著中型旅行馬車行進在這條大路上,透過馬車的琉璃窗,興致勃勃的觀察著沿路地風景。

在宋代琉璃已經被稱為玻璃了。在明亮的車窗下,孫琮坐在車尾,麵朝行進方向;對麵坐著趙興,背朝行進方向,趙興的身邊還蹲著一名昆侖奴,他用小扇擋著酒精茶爐冒出的煙塵,茶爐上咕嘟咕嘟的煮著香茶,讓這個車廂飄著豆蔻的味道。

孫琮看見趙興也目不轉睛的望著窗外,他詫異的問:“離人也沒走過這條路嗎?”

趙興點點頭:“這條‘送鍾’大路是為大理國‘送終’地,在此之前,我要求官員們盡量不要踏上這條路,以免引起大理國的警惕。你不知道,現在這條路上走的都是貨用馬車,而以前這條路上走的都是信徒。你不了解信徒地執著。他們為了將銅鍾送入大理,簡直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修築這條大路,這條路的修築過程中,因為火藥用量掌握不足,有一萬三千名信徒為之獻身。

信徒的狂熱令我震驚,我常常在想,我們送入大理地這口銅鍾。不僅僅是景教教徒地虔誠,其中還包含我大宋百姓的創造力,這是源於我大宋地文明,什麼時候,我們地百姓對我們的文明也有那種信徒般的執著,如此,你我也不愧為一名大宋人了。”

趙興談的話題過於高遠,孫琮聽了幾句。聽不懂趙興話中的含義,聽不懂趙興話中透露的哀傷,他的目光已被迎麵來的車隊所吸引,迎麵地車上拉的都是石頭,沉重的石頭壓的車轅很低。有一輛車車軸已被壓壞,正歇在路邊修理,孫琮盯著這輛馬車,好奇的問趙興:“石頭。怎麼拉石頭,我大宋缺石頭嗎,需要從大理拉石頭?”

趙興瞥了一眼,此時,那個車隊已經從車窗邊掠過,遠遠地落到後麵,趙興這一瞥,已經看清楚了。他懶懶的回答:“這是我家的馬車,我打算在廣州蓋一座府邸,若有能力的話,再於香港蓋一個,這些石料是為我家打地基用地。”

孫琮撇著嘴,嘲笑說:“從大理萬裏迢迢把石頭運到廣州,那石頭也是金子價了,離人是錢多的花不出去了。竟然要從大理運石頭建房。真好笑。”

趙興憨憨的笑著,老實的承認:“是呀。我錯了,這大概是我的怪癖,隻是這事不可與人言,子樞回去後不要亂說。”

其實,趙興肚裏已經對孫琮鄙薄不已,他心說:“你個大傻冒,知道啥,這都是翡翠石,巴掌大小的翡翠石重七公斤左右,價值人民幣一千萬,這價格還買不上品質好的石頭。我這一車翡翠埋到我家地基中,後世子孫窮了,刨出地基來,賣一塊石頭足以花天酒地一輩子,這傻冒不知道,請盡情嘲笑我吧。”

孫琮倒是又想岔了,他看到趙興臉上笑的很憨厚,不禁打了個哆嗦,驚問:“離人,你這是收買人心吧,自己花錢買一些不值錢地石頭,以便讓大理百姓有活幹,有錢掙,便不想著鬧事……我知道,你向來喜歡這樣,可你不能花自己的錢,花自己錢那是收買人心——我建議這筆錢由官府掏了,等運到廣州,再另行把這些石頭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