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七十六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1 / 3)

第三百七十六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

“斯裏蘭卡”來自梵語古名simhalauipa,意為“訓獅人”,僧伽羅語中意為“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漢書》地理誌稱“已程不國”。《梁書》稱獅子國。《大唐西域記》作僧伽羅。阿拉伯人將其稱之為sirandib,宋人將該島音譯為“細蘭”,陳不群跟趙興學過阿拉伯語,也幹脆跟著趙興采用阿拉伯音譯,稱當地為“斯裏蘭卡”。

在現代,斯裏蘭卡有“寶石王國”的稱呼,其國中所產的紅寶石藍寶石占到世界產量的九成以上,因其璀璨,故此歐洲人也將斯裏蘭卡稱之為“印度洋的眼淚”。

呼魯納割讓的地方是賈夫納地區,對於這個地名,趙興也有印象,記得在現代,他經常從電視裏聽到這個名字,賈夫納半島是一塊長方形峽角,它伸向印度大陸,是猛虎組織最猖獗的地區,該島與大陸相連處,最窄的地方不過十餘裏,但這片地域卻是最複雜的區域。

所謂最複雜區域,不是說該半島地形複雜、叢林茂密,相反該區域地形一馬平川,因為開發完善,該區域的原始森林在幾百年前已經消失,觸目可見的全是低矮的麥浪。

然而,該區域民族宗教情況最複雜。在這個時代,印度並不是由一個國家組成,整個大陸上小國林立。不久前,駐輦國(注輦、又名朱羅國,即今日印度果阿地區)入侵,使這裏多了無數印度泰米爾、僧伽羅移民,加上島上原來的僧伽羅王族與泰尼爾原住民之間也有叢叢矛盾,使得當地種族與宗教矛盾及其複雜。

實際上,當時這片賈夫納半島並不在南方的呼魯納王國手裏,駐輦國入侵後。已經在當地扶持起一個附庸王國,斯裏蘭卡本島正陷於南北對峙當中,南部的呼魯納(波隆納魯瓦王朝)依附三佛齊,北部則依附駐輦國。除此之外,在南北之間,還夾雜著許多獨立的小邦國,它們或依附南方或依附北方,有些小邦國的國土麵積還不如大宋一個村莊大小。但南北兩國為了對峙,也允許這樣的村落成國,而後依附自己生存……

目前,在賈夫納半島上,就有這樣地七個小邦國,呼魯納把這片充滿爭議的土地扔給宋軍,未嚐不是想拖宋軍下水。而趙興限於這時代信息的不暢,他對斯裏蘭卡了解得並不多。並不知道呼魯納送給他的是一片充滿爭議的土地。

但無論怎麼爭議,他也不怕,因為他背後是擁有世界第一生產力的大宋、擁有世界第一人口的大宋。

旗艦慢慢的進入保克海峽前端,頓時,整個戰鬥場麵映入眼簾。

狹窄地保克海峽顯得很擁擠。除了隆隆的炮聲,還有印度人單調的鼓聲,海峽口,幾艘宋船正在死戰不退。有兩艘宋艦上已經燃起了大火,但為了不放這些船隻衝出海峽口,他們冒著濃濃的黑煙,依舊借助身軀阻擋在峽口。此刻,在那兩艘燃燒的戰船身邊,是無數像螞蟻一樣的獨木舟,船身上也掛滿了攀爬的印度人,他們嘴裏咬著彎刀。手腳用力向上攀爬,那熱帶地區曬黑的皮膚密密麻麻,船上已經看不出其餘地眼色,隻是濃煙當中,時不時的想起一兩聲爆炸,這說明船上的抵抗並沒有終止。

在這兩隻燃燒的宋艦身後,還有七艘快速行駛的宋船,他們借助風向拚命地在海峽開闊處來回兜著圈子。一方麵借助速度擺脫包圍者。一方麵在行駛中拚命的發炮解救自己的同伴。

“戰列艦隊形,t型陣艦。第三分艦隊進入開火位置,一旦取得有利陣型,立即開火!”趙興從望遠鏡裏觀察著交戰場麵,冷靜的下令。

第三分艦隊是中央艦隊地名稱。趙興的艦隊總共分十一支分艦隊,第一分艦隊突前,做巡邏預警之用,第二分艦隊墜後,開戰時負責保護商船脫離戰鬥。而最強大的中央集團則成為第三分艦隊,擁有甲級戰艦六十多艘,各種輔助船隻三十餘艘,是宋軍的主戰艦隊。

第三艦隊左右,分布著一些屏護艦隊,每一支分艦隊都負責一項具體的工作,比如第七分艦隊,負責左後翼巡邏及保護艦隊的隨軍木漿……

趙興就是這樣通過把工作細化,來在這個通訊手段貧乏的古代,維持一支龐大的海上艦隊地指揮。

隨著他的命令,第三艦隊排列好戰鬥隊形,甲級戰艦成兩列縱隊排列,以及丙級戰艦則散布在強大的炮艦左右,做驅逐簡陋的輔助工作。當先的炮艦進入火炮射程後,開始左右轉舵,邊向兩邊駛去,邊炮聲隆隆用大炮封鎖海峽口。隨著他們的發炮,海峽口炮彈墜落處掀起了一股股水柱,滔天的水浪像一堵牆一樣,讓海峽口的水麵變成了一片“水森林”。

當先地兩艘炮艦稍稍駛遠,第二列地兩艘炮艦進入射擊位置,他們也同時向兩側轉舵,船尾對著船尾,一邊向t型戰線的頂端駛去,一邊用自己地火炮在海峽口製造新的“水樹”——如果此時從空中俯瞰下去,進入戰鬥位置的艦隊在洋麵上呈現的就是英文字母“t”字。對於這個t型陣線,陳不群跟著他老師鸚鵡學舌,而其他宋軍則喜歡稱之為“丁字陣線”。

不一會兒,輪到趙興的坐舟進入炮擊位置,隨著軍艦駛進海峽口,趙興與船上觀察的軍官深深吸了口氣,此時,海麵上飄浮的印度獨木舟怕沒有上萬艘,整個海峽的水麵都是密密麻麻的舢板,甚至還有蘆葦船。

許多船隻很小,上麵隻能做三五個人,可就這樣三五個人,拎著幾把菜刀,也敢衝出來打劫宋商,這世道,好沒天理。

此刻。那兩艘仍在熬戰的宋船,其慘象也映入眼簾,海麵上飄浮著無數的碎木板,大概是宋軍火炮摧毀的獨木舟,但兩艘戰艦身上也釘滿了無數冒著濃煙與烈火的縱火船,那些縱火船身子細長,船身最寬處,也就能並排坐下兩個人。形似現代比賽用的劃槳船。

大多數縱火船都顯得很新,州身左右木岔子白擦擦的,處理手法也很粗糙,仿佛兩三天前才重新下水。在那些尖細地像一枚針一樣的獨木舟船頭,包裹著更尖細的衝頭,那衝頭可是上好的烏茲鋼製作,如今這些衝頭深深的紮在宋船身上,像腐生人體的螞蟥一樣密密麻麻。所有的縱火船上都冒著滾滾的濃煙,有地燃燒已經進入尾聲,隻剩下半截船身還在,另外半截則半沉於水中,載沉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