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百四十四章 擴編(2 / 3)

騎巡隊之下是弓手隊,為二級廂軍。此後。縣級武裝全部取消,今後我們隻在路一級的單位設立射擊營,外加一個指揮的騎巡隊。這樣算下來,我南洋事務局地方廂軍大約有一萬餘人就夠了。今後,我們地主要力量就在新軍上。

如今新軍隻有八個,大理要駐紮兩軍以鎮住吐蕃,而廣南也要留兩支軍隊以便隨時向海外調遣。如此一來,整個北方隻剩下了四軍。海外則完全空缺。今後我們要保持海外駐紮軍隊地習慣,離人打算在海外至少保有三支軍隊以威懾諸藩,所以陸軍也要擴編。

而各軍裁撤下來的軍官正好可以去海外服役,等他們服役期滿,則直接退役。一個服役期下來。南洋事務局地主要武力全部能換成新式軍隊,新式軍官。”

王明叟一指身後的幾隻小船,陳步庭他們的官船正尾隨在軍艦身後,借助軍艦清理出來的航道駛向碼頭。王明叟指點著船上的幾個身影,一一介紹:“那些軍官多數都是從陝西調來的,這是我地建議,太師閑不住,磨刀之心切切。故此我建議太師先對西夏下手。我們與遼國有百年盟誓,但跟西夏隻是休戰而已,我們從西夏動手,先解決了側翼。而後……而後就是你北洋事務局的事了,你們也需要做好準備,以針對遼國巨變。”

侯蒙找到了話頭,趕緊問:“帥子連哪去了,我記得除夕夜帥子連領兵出征,但此後卻沒有消息。如今北方卻發生了巨變,渤海國已經崛起,正跟遼人打的不可開交。我聽說遼人動員了二十萬大軍。正在跟渤海人苦戰,渤海人使用了一種威力很大的武器。遼國人猜測這是我們的火器,已經到了我們北洋事務局來投訴了。”

王明叟搖頭:“軍事調遣上的事情,我這個文官插不上手,要問你去問雅言,他或許能知道渤海有沒有子連插手……元功,近日我聽說有人在北方發現了新的航道,發現了一片常年結冰的冰封大陸,不知道這片大陸收益如何?若是收益好,北洋事務局是否也要擴軍?”

侯蒙聽到這,點頭微笑:“論起來,這片大陸地發現還要拜太師所賜,太師常年資助船隊探險,有一支商隊一直往北航,發現了那片冰封大陸。大片大陸常年結冰,一年隻有四五個月的化凍期,但產魚量極其豐富,附近現成的就是冰,捕魚完後就手用冰塊凍上,運回登州,一艘船獲利豐厚,不下於跟遼國的貿易。

哦,他們在極北之地捕撈的都是海牛(宋代對鯨魚地稱呼),這種海牛肉質鮮嫩,一船海牛肉能賣數萬貫,漁夫跑一趟,來回需要四個月,比在近海捕魚要強的多,如今商人們已經逐步建立補給點,北洋事務局打算好好開發這項產業。

趙離人不是新公布了債券法嗎,我們打算拿這項收益作抵押,發行北洋債券,而後用這筆錢擴編兩支艦隊,隻是不知道你們的造船能力能否跟得上?”

王明叟笑的不見眼睛:“跟得上,跟得上,如今泉州造船局、廣州造船局、瓊州造船局正在開足馬力,三地產能已經擴大了三倍,每年能造出三千艘船來,每天都有十艘船下水。你們要多少,我們都能供給,隻是火炮鑄造跟不上,我也為這個發愁。”

侯蒙一咧嘴:“放眼天下,除了我大宋還有誰會玩火炮,我們地船上裝上兩門火炮就可以橫行北方,裝上十門火炮簡直所向無敵,趙離人偏偏搞那個百炮艦船,大而無當。我北洋事務局所要的船,每艘船上裝備十門火炮就夠了,輔助船能有一兩門炮已經很滿意了,至於次級戰船,裝上三五門充充樣子便好,何必浪費錢財,浪費噸位?”

王明叟深有同感的歎了一口氣,衝船艙內指點一下,說:“這次我陪昌國在海上檢閱了趙離人的百炮戰艦。爺啊,那百炮艦船發起威來,簡直像一座炮山,渾身噴火,我都在想,有什麼力量能夠抵抗住這種毀滅的力量,這種力量有存在的必要嗎?”

侯蒙看了看左右,低聲說:“我聽說遼國方麵也開始鑄炮。現在他們已經把炮搬上了城牆,估計下一步將搬上戰船,也許,在十年後會出現百炮船對轟的場麵,趙離人有錢,讓他預先儲備這種技術,我北洋事務局預計十年之內,遼人尚不是對手。十年之後,現在購買的船也該報廢了,換裝新船,也許有這個必要。”

王明叟歎了口氣,手指一指尾隨在船後地軍官。歎息說:“戰爭,越打越不是我們熟悉的樣子了,大炮之威,不是人力可以抵抗。今後的戰爭,人多勢眾沒有用了,靠的還是火器。但願趙離人培養的這批新式軍官,能讓我大宋越走越強。”

戰艦此時已靠向碼頭,侯蒙突然想起,問:“怎麼,我聽說趙離人又跑路了,去巡視各地。他不在,南洋事務局能正常運轉嗎?”

王明叟點點頭:“政務上麵沒問題,我們這個月還要頒布十條法令,你來這裏,無非是想在杭州發行債券,這是民間事務,我們不參與。此外,你所要調撥的軍械。按正常途徑走。各項審批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你雇船裝運的事情。我南洋事務局也不插手。

趙離人這次出巡地地方,是審核這一年鄉老會地成果,本月我們要公布鄉老議會的職權,推舉規則,趙離人這次去就是評鑒鄉老會地成效的……關學弟子可高興了,從陝西來了一群呂門弟子,都叫嚷著將藍田公約推行天下,還打算具體觀察一下藍田公約在各地的推行。

我聽說,如今關派官員在地方也很得意,因為有我們的支持,他們竭力在各地推行公約,很受地方士紳的歡迎。甚至逼得其他學派地官員也不得不推行鄉老會……”

兩人正閑聊著,艙門推開,昌國縣主在鄭居中的陪同下出現在甲板上,鄭居中衝王明叟招手,問:“明叟,我們什麼時候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