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百五十七章 冬季攻勢(1 / 3)

第四百五十七章 冬季攻勢

郭廣生揮了揮衣袖,答:“我以為磨古斯舊部一定來自東勝州,剛才經略大人也如此猜測,這說明太師大人那裏已經發動了,韃靼自東勝州而來,太師一定留有後手,他不經樞密院,不留印信憑證,這是一個考驗。”

種師中一下子就明白了——趙興策劃了對西夏的攻略,但他又不希望這個攻略被樞密院知道,故此,當他發動計劃的時候,連鄜延路有關方麵也不通知,就看當地軍官有沒有默契,猜想鄜延路的反應不外兩策,如果鄜延路將韃靼的入境按程序報告樞密院,而後讓樞密院正式審批,則意味著趙興的作戰計劃也必須先跟樞密院透露口風,如此一來,趙興很可能放棄這個作戰的計劃,另外尋找其他的策略。

但如果鄜延路心有靈犀的向朝廷隱瞞韃靼過境的消息,則意味著鄜延路肯配合他的保密策略,如此,趙興下一步很可能主動找陝西當地的官員進行商議。趙興在陝西有雄厚的人脈,在軍中威望很高,隻要上級軍官願意協助,想必他不擔心計劃的順利執行。

種師中與折可適想明白了,他們相互看了一眼,種師中以目示意,折可適馬上出聲:“我鄜延路隸屬永興軍路,這樣的事要瞞過永興軍路,恐怕要仔細尋思一條行進路線……且待閭丘觀抵達後再說吧。”

閭丘觀果然在十六日抵達,他拜會了種師中後,不等種師中說話,便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環慶方麵不成問題!”

這句話一說,在座的種師中與折可適都明白了。這果然是一個考驗,秦風路劉仲武已經徹底賣身投靠,而環慶方麵趙興打下了雄厚的基礎。隻要鄜延路放行韃靼人,環慶方麵自然予以配合,韃靼人過了環慶則進入劉仲武的秦風路,如此一來,這支部族過境的消息就被全盤隱瞞了。

再往深的想一想,劉仲武倍道而行,是想返回秦風路提前規劃這支韃靼人地行進路線,等韃靼人抵達後。就是劉仲武發動冬季攻勢的時間,他利用這支韃靼人做先鋒,突入白雪皚皚的青唐,打算一戰解決趙懷德,而後恰好是春季,韃靼人便順勢安置下來,在青唐草原替大宋牧馬,而他們的存在也是大宋的戰略緩衝帶。如此一來。大宋就可以翻過身來,無後顧之憂的對付西夏了。

折可適盯著種師中,等待對方表態,種師中思考半晌,決然的表態:“鄜延路糧草儲備沒問題。邊境有幾個我親信的寨子,可以安排他們提供糧草,隻是他們不能靠近這些寨子二十裏,能做到嗎?”

閭丘觀笑嗬嗬地回答:“沒問題!鄜延路所處的軍糧。由太師大人補償,這支部族沒多少人,所需物資不多,一點小錢而已,太尉大人自掏腰包了。”

種師中嚴肅的板起臉來:“太尉大人雖然富有,但我知道此舉也是為國為民,也是為陝西解決百年邊患,我鄜延路該出的力一點都不少。這份糧草無需太尉負擔。”

閭丘觀收起了笑容,拱手稱謝:“小種經略胸懷坦蕩,義氣凜然,下官拜服!”

種師中反身叮嚀折可適:“安排一支軍隊冬季訓練,沿途護送韃靼人穿州過境,韃靼人所需的糧草便從這支軍隊的消耗中列支。”

所謂“沿途護送”,其實也就是沿途監視。種師中畢竟還是不放心。

臘月,鄜延路突兀的向永興軍路報告雪災。說是轄下十一個縣受災。緊接著,劉仲武也向朝廷報告雪災。這份奏章遞送到朝廷的時候,趙興一份要求增加南洋兵力地奏章也抵達朝廷。

張商英見到這兩份奏章,不以為然的吩咐:“朝廷救災向有慣例,無非是將災民編入廂軍,由朝廷出錢供養……他趙離人不是正要求南洋增加兵力嗎,巧了,編練的廂軍都送到他那裏,這可是他要求的,總不能因為這廂軍過去,再向朝廷伸手要錢吧。”

陝西是邊境,陝西的奏章朝廷向來重視,聽到陝西報災地消息,黃庭堅也趕到了紫宸殿,除了他之外,還有開封府府尹王欽臣,樞密院樞密使劉逵、禦史台右正言張耒。

張商英說這個話的時候,張耒嘴唇動了一下,黃庭堅嚴厲的瞥了他一眼,張耒把話又咽了回去,王欽臣顯得瀟灑,他仰臉向天,輕鬆的說:“趙相公要求地數量很大,按他的計算,海外至少需要二十萬廂軍,連上家屬,大約有一百四十萬人。陝西是邊境,恐怕一時抽不出那麼多兵來。

道君(宋徽宗)昔日興起花石綱,蘇州、兩淮普遍受難,這些地方人口稠密,不如釜底抽薪,將那些受害的百姓人家全部編入廂軍,許諾朝廷以南洋之地予以補償。具體如何補償由趙離人發愁去。我們不管。”

張耒的動作張商英發覺了,黃庭堅的阻止也讓他心驚肉跳,他拿起幾份奏章,心有餘悸的自言自語:“巧啊,趙離人這奏章恰好解決了朝廷的難題。”

張商英一邊說,一邊用眼角偷瞥著幾位大人的臉色,劉逵臉上表情一片茫然,黃庭堅等人若無其事,張商英又思索了一下,扔下奏章回答:“就這麼定了,從陝西編練廂軍,再從蘇州編練受災百姓……南洋地地一畝才數十個銅板,如此一來,(道君皇帝造成的)百貫左右的損害,怕要折算成千畝土地,若有萬貫損害,折算的土地怕是一天都走不完,百姓這下也該滿意了。”

張商英說完,又歎息說:“兩年了,這兩年過去了,我們還有擦不完的屁股。”

黃庭堅沉默不語,他拱一拱手,告辭而出。張耒與王欽臣緊緊跟隨,張商英衝劉逵呶呶嘴。小聲叮嚀:“快派一個大閣跟隨,聽聽他們在說什麼,我懷疑這裏頭另有名堂。”

廂丁的編練以及軍隊的調動屬於樞密院管轄,劉逵是韓忠彥舉薦的舊黨人員,嚴格地說他是傾趙興地黨派,但如今韓忠彥去世,使他地立場有點搖擺不定,聽到張商英地吩咐。他趕忙叫過來一名太監,叮嚀幾句,這太監馬上出殿而去,不久,太監返回,彙報說:“黃相公走入宣德樓門洞,曾仰天歎息一句:‘趙離人又手癢了,瞧這架勢。恐怕是西夏。’”

“西夏,西夏能有什麼?”劉逵茫然的瞪大眼睛。

張商英愣了一下,沉默片刻,他慢悠悠的回答:“韓相公辭世後,推薦侯蒙候元功接任北洋衙門。曆來南洋事務局、北洋事務局是由三宮出任的,侯蒙雖負士林聲望,但畢竟是一名州官,朝廷的意思是別遣宗室子出任北洋衙門提舉。而以侯蒙為職官。”

張商英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舊黨的大本營,朝廷要派遣一名宗室王爺出任北洋事務局地寄祿官,而這名寄祿官掛了北洋事務局的提舉頭銜,卻並不到任,實際上的差遣官還以侯蒙為主。隻是身為差遣,侯蒙頭上不能罩上“三師”的頭銜。

劉逵點頭:“朝廷既然已經定了,還請盡快下令,以免北洋事務局空懸職官。”

張商英拉完了關係。接著又談正事:“黃魯直在趙興身邊待過數年,熟悉趙興的脾性,他這麼一說,絕對不是無的放矢,隻是我納悶,陝西廂丁移戎,跟對付西夏有什麼關聯?”

劉逵若有所思:“趙離人的心思我猜不透,當初韓相曾說過。趙離人設計圈套。總是一個套一個,後手不斷。唯有事到臨頭才能恍然。黃相公既然如此說,那一定是有根據,或許趙離人是想訓練陝西廂丁,但這對朝廷也有好處。朝廷不花一個錢,讓趙離人安置數萬廂丁,這種不會有錯吧。”

張商英點頭:“本相昔日聽呂惠卿與章惇老大人都說過,趙離人設計的計謀,最擅長用蜜糖裹住大棒,初一看,這計策甜蜜無比,對你大有好處,但等到你添光蜜糖,就會發現裏麵是冰冷地鐵棒。

今日這計策,初一聽對朝廷確實有利,但我卻猜不透,這蜜糖裏裹的是什麼棒子。你為樞密使,我聽說侯蒙與趙離人交情不錯,你當努力探聽一下,這趙離人又打著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