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二章 耀武揚威(1 / 2)

第三十二章耀武揚威

打敗了北匈奴,竇憲立即派軍司馬吳汜、梁諷帶上金帛財物尋找北匈奴單於,打算靠著這些錢招降北匈奴單於。這就是所謂的蘿卜加大棒政策,竇憲以為北匈奴已是強弩之末,再也掀不起一點波浪了,他高傲地想著,自己如何得勝回朝,美滋滋地編織著自己在朝堂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情景,甚至覺得自己也有可能會穿上龍袍,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呼喝著群臣。

不過當時北匈奴內部大亂,又遭受了重大的打擊,北匈奴單於逃往何方,卻成了一個迷。吳汜、梁諷接到命令後,一籌莫展,一頭霧水,實在不知道從哪裏著手。而自己的頂頭上司竇憲又下了死命令,也隻好硬著頭皮,在俘虜的匈奴兵中調查。

也算他們兩人走運,在調查了幾天無果之後,事情終於有突破性的進展,一個單於的親隨匈奴兵,提供了一個好消息,北匈奴單於已經向西逃竄。

二人聽後喜出望外,帶著一路人馬,星夜動身,一路狂奔,終於在西海之畔發現了單於的營帳。

但是如此還是費了一番波折。驚魂未定的匈奴單於才邀請二位漢朝使者進入單於大帳。

兩人立刻拿出竇憲的招降書,大聲念道:“永平年間,北匈奴屢犯邊境,生靈塗炭,大漢震動。現在大漢車騎將軍竇憲率部十萬,犁庭掃穴,燕然勒石,王師所至,匈奴人無不叩頭稱服。車騎欲直搗王庭,以絕萬世之患。然而匈奴用舜帝之後,天子不忍,現遣使予匈奴金帛,以修漢匈兩國萬年之好。

單於心情十分複雜,接受了,就永遠是大漢的屬國,成為藩屬的滋味,並不好受,這對於在草原上馳騁的匈奴民族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可是如果不接受,就意味著還要受到大漢王朝更加殘酷的打擊,同樣是滅頂之災。

他徹夜難眠,輾轉反側,最終還是咬牙接受了賞賜,畢竟還可以換得一方的平淨,還可以換得休養生息的機會,臥薪嚐膽,終有反擊的時候。

梁諷這時又說道:“單於,現在車騎將軍竇憲正在塞外,想必單於無法戰勝,不如效法呼韓邪單於的先例,和南匈奴單於一樣,做漢朝的藩屬,遷移到水草豐美的地方去。到時單於及各位王,交受到大漢恩賜,遇到外族欺辱便可以得到王師增援,何樂而不為呢?還請單於三思。”

單於當然知道漢朝是來招降他的,既然心中已有打算,便順水推舟,欣然同意:“我等立即率領部眾同尊使一道南歸,永做大漢臣子。”

單於於是率領部眾準備南歸,但是到了私渠海的時候,他得到漢減肥軍隊已進入塞內的消息。北匈奴單於的心思立刻活泛了起來。

漢軍已經入塞,這就意味著漢軍糧草已盡,不得己才回到塞內補充補給。那麼短時間內,漢軍不可能回到草原。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做漢朝的藩屬,不在草原上馳騁呢?

他找到梁諷,對他說道:“尊使,我想要做漢朝的藩屬,但是我等新降,難免有人不服。我需要勸說他們,歸順大漢。這次的我準備派我的弟弟右溫禺韃王帶著貢品入朝供奉,表達歸降之意,不知尊使意下如何?”

這一番話合情合理,人家都出了人質,又供奉了貢品,還答應了歸降,麵麵俱到,他梁諷一直語塞,實在也沒有辦法拒絕,隻好同意了單於的意見。

但是竇憲卻覺得這事情有些蹊蹺,右溫禺韃王來到朝廷,單於沒有親自來,這歸降的意圖總有些模棱兩可。於是他又奏請皇帝和太後,要送回單於的弟弟。竇太後本就聽從竇憲的意見,立即點頭同意,這樣右溫禺韃王自己也莫名其妙的被送回了匈奴。

漢軍返回塞內的時候,南單於在漠北送給了竇憲一隻古鼎,容量五鬥,鼎側銘文是“仲山甫鼎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幾個字。

這個鼎據說是周天子給仲山甫的,以表彰他為周朝做出的功績。

竇憲十分高興,感覺南匈奴小弟十分的識時務,之後,竇憲就把鼎南給了記肇,以此表功。

劉肇便下詔派中郎將拿著符節到五原拜授竇憲大將軍,封武陽候,食邑二萬戶。竇憲上書堅決推辭封爵,劉肇隻好賜策書答應了他。

竇大將軍回到朝廷,和帝劉肇再次下詔表彰有功人員。

九月庚申,將竇憲任命為大將軍,中郎將劉尚任命為車騎將軍,接任竇憲職務,並將竇憲封為武陽候,享有二萬戶食邑。竇憲仍然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