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章 下鄉調研(2 / 2)

“有的,你想幹什麼?”

許儀華很奇怪,不知道李辰為什麼問這個。

“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蚯蚓是益蟲,可以鬆土肥地,對不對?”

“是的。”許儀華點了點頭。

“那你覺得,老師說得對不對?蚯蚓是不是益蟲?”

“算是吧!”

許儀華被李辰問糊塗了,沒好氣地說道。

“可是,嚴格來說,蚯蚓在鬆土的時候,它的目的,可不是為了給農民的土地鬆土,那不過是它在吃東西而已,它隻是為了它自己……我說的,對不對?”

“你想說什麼?”

許儀華隱隱意識到什麼,警覺地望著李辰。

李辰笑了笑:“你看,蚯蚓並沒有想做好事,他隻是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在客觀上,卻幫助了人類,所以,我們認為它是益蟲。”

“因為蚯蚓的舉動,對人類來說,是有益的。”

“那麼,每一個西部計劃的誌願者,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個人目的,他們不可能不考慮個人的將來,但是在客觀上,他們也給當地帶來了好處,促進了西部的發展,他們對西部來說,也是有益的,對不對?”

許儀華愣了愣,她沒有想到,李辰說這麼多的目的,就是為自己辯解。

李辰舉了蚯蚓的例子,就是想告訴許儀華,西部計劃的誌願者,沒有她說的那麼不堪,也是有益的。

這一點,許儀華也無法否認。

許儀華默不作聲,既沒有回答“對”,也沒有說李辰說的“不對”。

文青最大的特質之一,就是固執,很難說服,哪怕她心裏也有點認同,卻不可能說出來。

李辰多少看明白一點小姑娘的心思,沒有繼續緊逼。

他舉這個例子,也是想稍稍改變一些許儀華心裏的陳見,畢竟,接下去的調研,有很多地方,還要許儀華的協助。

否則的話,他還真不敢說自己能夠順利完成任務。

李辰昨天到的長壩,對這裏幾乎沒有了解,他騎著車,特地讓許儀華領他在街上轉了轉。

李辰他們出來得早,現在不過早上九點多,街麵卻不是很熱鬧,聽許儀華說,每五天一次的集市,街上才會有很多人。

這情況,還跟李辰小的時候差不多。

“是不是覺得我們這裏很落後?”許儀華的語氣依然很衝。

“嗬嗬,申城三百年前、鵬城三十年前,都還是個小漁村,比你們這裏差多了!”李辰笑著回應。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落後申城三百年?”

李辰撓了撓頭:“我是想說,長壩也能發展起來。”

離開長壩鄉的街道,李辰和許儀華直奔田頭。

沒走多遠,李辰就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與東部相比,整個西海省可謂地廣人稀,這樣廣袤的田野,也隻有在西部,才能看到。

田地裏,覆滿綠色。

李辰一問,果然都是馬鈴薯,也就是土豆。

可能是覺得李辰連土豆苗都不認識,許儀華的口氣很不好。

李辰沒跟她計較,看到一位老農正在田頭轉悠,忙停下車跑過去:“大叔,來,抽根煙。”

李辰一上來,就拆了包煙,遞了一根過去。

煙這玩意,嚴格來說,也是舶來品,明清時期才開始引入,卻已經成為華夏文化的一道精髓。

不管認識不認識,遞根煙,吞雲吐霧片刻,相互之間的距離,立刻變得若有若無。

“大中華啊,這可是好煙,小夥子不是本地人吧?”

老農說的是本地話,李辰聽不懂,通過許儀華的“翻譯”,才明白意思。

“是,我剛來,今後至少要在這裏工作兩年,我有很多事情不懂,可得向您請教。”

李辰說的是普通話,老農聽著倒沒有什麼障礙。

就這樣,借著許儀華的翻譯,李辰開始跟老農閑聊。

從老農那裏,李辰發現,情況比自己原來以為的還要嚴重很多。

地裏種著的土豆,已經過了收獲季節,因為找不到銷路,農戶不敢將土豆刨出來,以免發芽、腐爛,但是這樣的做法也不能持續多久,再拖著,下一季作物的種植就要受到影響了。

老農家裏有十幾畝地,這一季種的都是土豆。

如果土豆賣不出去,也就意味著他半年的勞作,全都成了泡影。

而為了這十幾畝土豆,老農在種子、化肥、農藥、灌溉等方麵的投入,幾乎耗盡了他的全部積蓄。

也就是說,他們家的家當,都在地裏,這一季的失敗,很可能讓這個家境還不錯的農戶,陷入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