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5章青山稿(1 / 2)

第85章青山稿

快到日正三刻時,商成和包坎回到了東門外的臨時住所——衛軍府專為軍官們設立的驛館。從到衛府報到的那一天開始,商成就一直住在驛館後麵一個單獨的小院落裏。這裏清淨,又有一正兩偏三間房,剛好給他和包坎趙石頭三個人住。

包坎把馬牽去馬廄,他就一個人先回到住處,自己舀了水缸裏的水擦過臉上的土,再脫了官服換上一身舒服的便裝,便躺在床上捧著本《胡溏記》翻看。

這是他昨天才在城裏的一家書肆裏買來的唐人傳奇小說輯,裏麵集錄的三四十個離奇故事,他竟然一個都沒聽說過,這時候倒也看得津津有味。惟獨可惜的是這些文章故事通篇都沒有一個標點符號,從頭到尾都得由他自己皺著眉頭連蒙帶猜來斷句,所以少了許多閱讀的樂趣。

他的床頭還胡亂堆著幾本書,《論語》、《春秋》、《詩》都有,還有兩本朝廷科舉考試指定的參考書《詩考》和《大學集注》。為了這幾本書,他花了差不多半個月的薪俸,原本想用它們來打發時間,可翻過幾頁之後才知道自己根本就看不進去,又舍不得扔掉,就先丟在這裏。

唯一一本他反複揣摩的書是《顏魯公刻貼》。書中收錄了唐朝書法大家顏真卿的十餘副碑貼書貼,楷書行草都有,雖然其中的《祭侄文稿》《顏勤禮碑》還有《大唐中興頌》都是廣為流傳的作品,他早就看過學過也臨摹過,心裏記得滾瓜爛熟,但如今事易時移,一年多時間裏他又長了許多見識閱曆,此時再來細細品味文字滋味筆畫架構,不由得又多了幾分體會。

有時候來了興致,他也會在紙上隨手寫點東西,或者錄一首詩,偶爾寫出一幅他自己很滿意的字,他也會很得意地把字擺在正房的圓桌上欣賞半天。不過出於某種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的原因,他從來不保留這些東西,他會細心地把寫好字的紙張撕得粉碎,然後在出門散步閑逛的時候,把它們分開來扔掉。當然他也不刻意隱藏自己能識會寫的本事,看書寫字時都不刻意避開石頭和包坎。有一天晌午時他心頭苦悶多喝了兩杯,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突然間酒勁上頭心血來潮,用草書在一卷白紙上抄錄了李白的半首《蜀道難》,一幅字高低動蕩行雲流水,筆斷意連渾然天成,連他自己都覺得是自己寫的最漂亮的一篇草書,可叫了能寫自己名字的包坎來一同欣賞,包坎皺著眉頭看半天,隻說了一句:“練字,就要一筆一畫地練。”從那以後他就再沒讓別人看過自己的“作品”。

除了看書練字,他也會在集鎮上走走燕州城裏轉轉,燕州城是他來這個世界之後到過的最大城市,雖然城市的總體布局和屹縣端州差不多,但是比這兩處地方都大得多,即使是渠州城,也沒法和燕州相提並論。他粗略估算這座城市裏至少生活著三萬人,要是再算上每天早進晚出的商販雇工,也許人數還要翻一番。他後來還特意找人打問過。據那個衛府考功司的司曹說,東元十六年十月時,燕州城裏的住家是八千三十六戶計四萬六千八百七十九人,再加上周圍各處集鎮村寨,至少有九萬人出頭。這還是不完全的數字,為了逃避丁口稅,很多人家都隱瞞著人口。

驛館所在的座牌集是燕州城外最大的集鎮,有差不多三千戶人家。剛聽說時他還咂舌,實在是想不通一個集鎮怎麼會有這麼多人,三千戶人家已經比屹縣全縣城的人還多了。後麵自己仔細琢磨,才明白過來道理:燕州城是邊陲重鎮,一年中除了元宵節前後三天,其餘時間每天都要宵禁,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總要尋個娛樂消遣的去處,於是離城最近的座牌集就成了娛樂中心。這也是為什麼集鎮上大大小小的旅店客棧多得幾乎是一家挨一家的原因——他們不愁沒生意。

座牌集上不僅旅店多,飯館也多,鎮南的幾條街市上酒樓飯肆茶飯莊林立,每到入夜時分,到處都是輝煌的燈火,觥籌交錯輕歌曼舞要一路熱鬧到天光時分。剛開始時他還以為這都是富貴人消遣的地方,後來和石頭包坎去過兩回,才知曉這裏和他臆想的完全不一樣——在這些地方玩耍其實花不了幾個錢。兩文錢進席蓬,十文錢一杯茶一個座,三百文就能在舞台前包一張桌,要是站在席蓬外擠人堆,聽唱書觀燈戲看雜耍甚至就不要錢。在舞台上表演的女子們也不象街頭賣藝的人那樣,唱完舞完就拿著個簸箕下台來邀賞;她們似乎不在乎自己的工錢,賞不賞的全憑觀眾自己的心意,賞多是個“謝”字,賞少也是個“謝”字,不賞還是個“謝”字。聽包坎說,這些女子都是酒樓飯肆打小就買來的歌舞伎,一般都請著高明的教師指點,而且東家為了自己這一行裏的名聲和名氣,通常都肯讓她們提早幾年贖回賣身契,然後給自己攢些體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