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87章 冊立為後(之識數)(1 / 3)

冊後大典的後半程其實就是皇後接受命婦們的朝拜過程,由於是新朝,皇帝是新的,大臣們是新任命的,皇後才剛剛被冊封,皇後她家親娘,你瞅瞅沒,還沒有正式的命婦冊封呢,這個時候進宮朝拜的都是一些跟新朝官員相關的眷屬和跟王家有親眷關係的女眷,畢竟聶家那邊,許氏家裏也是小民,聶家村那邊,由於聶景對於當年聶家村村長和整個聶家村的懷疑和芥蒂,老頭子幹脆就連喊他們來都不曾。

其實當年聶景在村子裏的時候還是挺有威望的,不過真正跟聶景好的人,不是當年就戰死在邊關了,就是後來因為聶五和聶家村村長的事情被聶景懷疑著,由於被欺騙了二十三年,雖然聶景也覺得當時隻見過村長一家人,似乎不應該遷怒於他們……但是,論誰趕上這樣的事兒,一又會輕易那些曾經的族人們?

反倒是那些跟著聶景戰死沙場的族親們,聶景都給予了極好的安置,他剛一就讓楊乘風親自去辦這件事兒,以著聶政的名義給那些人家送去了金銀田契等物,這些都實際的利益,大家以為聶政是為了給同他爹一起戰死的老們的家庭一些資助,以顯示他不是忘本之人。所以大家欣然接受,還讓一些適齡的子弟們跟隨楊乘風一起走給聶政幫忙去。

雖然聶政一開始在聶家村的名聲太糟爛,但是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後來人家聶政不是娶了門閥千金王淑之了嘛,後來人家聶政不是出仕當了虞州都尉了嘛,再後來人家聶政不是在銅灣城還闖下了一片基業了嘛,再再後來,人家聶政不是還在大丞相何勁的圍攻之下,帶著妻子掏出升天,從而以武轟動天下了嘛……

嘛,有這麼的嘛呢,這就很說明聶政小子那是個有前途的,自家孩子跟著去是能跟著混個好前程的,所以就有部分人家願意的子弟跟著去,但是楊乘風這個聶家村吧,在老頭子心裏是塊芥蒂,敏感的很,所以他不敢做決定,但是也沒敢瞞著不反應,所以就把聶家村跟隨聶景戰死的那些老的家眷中有弟子想要繼續跟著聶政幹的事兒舉報了,擱了沒幾天聶景就會信兒了,說是可以。

楊乘風一看,就開始收人了,這小村子就那麼大點,大家又都一個姓兒,有個風吹草動的馬上就能滿村皆知了,所以其它人家一看就不樂意了,(⊙o⊙)哦,聶政你不夠意思啊,給你老爹那群戰死的老家送,送田地也就算了,我們暫時忍了,但是事關子弟前程的事兒,為你隻提攜他們,不提攜我們家的子弟呢?大家不都是一個姓兒嗎?莫非是我們就不是你的血脈宗族親戚了?

所以他們就不幹了,馬上就有人聚集到一處最後糾集了不少人跑到楊乘風那兒鬧去,楊乘風頓時就冒汗了,這些人按照老理兒都是他家老頭子的族親,都是親戚,他打不得,罵不得,被人拉扯撕壞了倆身大衣裳,外加一件小中衣,眼瞅著就露胸前的肉肉了,矮油媽呀,這群男女老少也太難伺候了……於是乎,楊乘風馬上就發了第二遍請示,請示老頭子是否加大招生力度,結果這信兒一去沒影兒,直到十多天後才收到了回信,可是楊乘風一看信上的唯二倆字,頓時撓頭了,咋辦捏,老頭子你這心思好難猜,你偶猜了半天也木有徹底猜出來…… 原來聶景就在信兒上寫了倆個字兒:多事。

最後楊乘風頭上頂著臭雞蛋,身上穿著被某些大爺大娘們抓成洞洞裝的乞丐杉,灰溜溜的帶著一群五六個小夥子一路逃竄出了聶家村,並且發誓今生今世再也不到這嘎達來了。

等他回到了聶景身邊,還不等他爆料,跟著他的一群年輕單純的小家夥就把他在聶家村的老底給露了,於是乎,整個大營那段充滿的惡俗的詭笑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經由這件事兒後,聶政登基,無論是聶景還是他,還是許博文都沒有在提起過有關聶家村的事兒,哪裏是西蠻的地盤,出來一趟太難了。聶政是早就有奪回地盤的心思,所以就沒主動提,聶景是心理有想法,想報仇,還覺得依著的身份勝之不武,當時沒來得及動手,現在動手是在掉價,於是乎就選擇了徹底無視它的存在了……

許氏到是偶爾會跟淑之談起當年在聶家村的一些事兒,可是呢,淑之在聶家村過的日子也有有限,每次許氏提前,她總是會眨著一雙無辜的大眼睛賣萌,結果許氏一個人講著講著就會覺得好沒意思,沒有讓她發揮的餘地了,算了,不聊這話題了。

後來的後來,淑之冊後了,女眷中關於聶家村的也不曾出現,但是郭榮、徐濟等人的妻氏還是出現了,這種重大的場合,原本隻有嫡妻才會出場,縱然是嫡女沒有品級,又不是皇後的親戚是不能來的。要皇後的冊封大典那可是極為隆重和鄭重的。

照例說,這個時候,呂媛是不能出場的,但是由於她對宋擅的正妻,北曲王氏的嫡女王瑕道:我與皇後有舊。王瑕擔心在新皇後麵前失了禮數,才不得不鐵青著臉,帶著她走進了皇宮。

呂媛看著這巍峨的皇宮,看著那肅穆的甲士,再看看那一群一群,平日囂張,此時恭謹的貴們,頓時心中感慨,本來,做皇後的應該是她的,若是沒有王淑之,若是沒她,聶政娶的定然會是。

每次隻要一想到這件事,呂媛的心中就忍不住狂恨,尤其是隨著聶政越來越耀眼,他甚至登基為帝,而呢,不僅不能跟心愛的男人在一起,還有給另外一個強占了的粗魯的男人生兒育女,就連整妻之位都不得不讓出去,又是為的?又得到了? 呂媛覺得,命運對她,尤其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