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0008章 虎丘青蒿(1 / 2)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沈侃之所以敢橫衝直撞的進入學院如一馬平川,原來今日冬至,學生們早已放假回家了。

孫文畊名叫孫鎡,字文畊,乃是孫家二房大儒孫墀的第三子,其大哥孫鏌字文英,以父蔭官,剛剛做了光祿寺署丞,這自然令沈侃十分羨慕。

孫鎡的二哥孫鈳字文濟,因善於刑案,被朝廷選授了晉州判官,所以孫鎡一直被父親孫墀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中舉,不墮二房名聲。

此刻幾個年輕人坐在一艘畫舫上,沿運河往鎮外移動,等到了外頭,各自分頭返家。

沈侃一個人坐在船尾,有感於與諸位兄長年齡不過相差了幾歲,然而人家全都是秀才了,這身份差的實在遠了些。

遂以年紀小為借口躲在外頭,沈侃默默的看著船艙,畫舫的主人金鳳容貌嬌美,正在殷勤的為客人們倒茶,笑聲如銀鈴一般。

他對讀書人的風流之舉絲毫不感興趣,轉過目光,看著左近的一條小河曲折蜿蜒,河水靜靜的蕩漾;遠處的小巷人家白牆黑瓦鱗次櫛比,一棟棟民宅錯落有致。

古代沒有汽車,民巷不講究規劃,所以一條條弄巷縱橫交錯,遠遠望去很有些神秘。

若想真正觀賞江南古鎮的全貌,非得有心人兜兜轉轉的深入其中步行不可,方能一睹蘇南小巷裏的廬山真麵目。

幾乎沒有一條小巷子不是歪歪斜斜崎嶇狹窄的,也沒有一條弄堂不是曲裏拐彎的。最窄的地方僅容一個人過去,而寬敞的地方,也不過一輛馬車通行而已。

“真是詩一樣的地方。”

看得入迷的沈侃非常開心,微風輕拂,粉牆襯著黛瓦,黑白分明,院牆點綴著幾葉的爬山虎,一顆顆桂樹露出頭來,高低不一,多姿多彩。

半開半掩的院門裏,一方天井之中,幾位婦人正在井台邊上一邊洗滌蔬菜一邊笑鬧,笑語盈盈,聲透戶外。

船艙裏,不疾不徐地傳出丁冬的弦索聲···

“五弟,進來進來。”

“是。”沈侃聽見沈仕呼喚自己,忙起身走入艙內。

小丫頭搬過來一張凳子,沈侃道了聲謝,那金鳳懷抱琵琶坐在裏頭,男人們分坐兩側。

葉可成說道:“呆在外頭做什麼?咱們離了書院不談詩,就聊聊這杯茶好了。”

“談茶?”沈侃問道。

“嗯。”孫文畊端起青瓷茶盞,一副將沈侃當做同道中人的樣子,笑道:“虎丘晚出穀雨後,百草鬥品皆為輕。遙想茶聖當年在虎丘寺烹茶論茶,哪知幾百年後,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山竟亦有天生的茶樹呢!可惜陸羽無緣品嚐了。”

沈侃注意到一說到茶,在座之人不約而同的都露出一絲驕傲。

原來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四年下旨“罷造龍團,惟采芽茶以進”,是以明初一改唐宋時期將茶葉蒸壓茶餅或碾茶為末的茶飲習慣,開始崇尚起自然真趣的芽茶,這種革新式的飲茶方式無疑給蘇州茶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從洪武年起,天下各地逐漸崇尚新的茶道,蘇州的製茶工藝為之名震天下。在新的流行趨勢下,一時間各地的名茶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在這樣的氛圍中,蘇州虎丘山的虎丘茶和天池山的天池茶很快脫穎而出,品冠諸茶之首。

中國是飲茶文化的發源地,茶文化與文人的生活相輔相成,所以說到家鄉的得意事,人人與有榮焉。

“虎丘晚出穀雨後,百草鬥品皆為輕”出自蘇州大才子王世貞,其家族也是以衣冠詩書而著稱的太倉王氏,乃魏晉時期世代簪纓的琅邪王氏的分支。

王世貞在士林中的名氣極大,不僅因其家世,十七歲時即考中秀才,十八歲考中舉人,乃是江南博學多才的翹楚人物。

“虎丘雪穎細如針,豆莢雲腴價培金。”沈化緩緩說道。

“虎丘最是精絕,為天下冠,可惜不多產。”葉可與也來了一句,見沈侃似乎有些不解,解釋道:“那茶出自虎丘金粟山房,產出稀少,每年大半進貢大內,流落民間的價值千金,等閑咱們本地人也難得一見。茶葉子微微帶著黑,看上去不甚蒼翠,烹之卻色白如玉,透著豆花香氣。”

這方麵沈家無法與殷富的葉家相比,雖然距離虎丘山不遠,家裏也喝不起,即使偶然有幸淘到二三兩,往往作為貴重的禮物送給重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