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0062章 婚事泡湯(1 / 2)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等送走了沈嘉績,沈侃沈倬和沈象道跟著潛齋先生進了教室。

沈侃坐在最後排的席子上,沈倬坐在他一旁,翻開最近日夜攻讀的《論語》,上麵密密麻麻寫著注解。

這時潛齋先生走過來,低頭看了眼書,問道:“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道古,你能解釋嗎?”

沈侃趕緊站起來,結合昨晚請教大姐的語言,說道:“乍一看,聖人的回答似乎有點牛頭不對馬嘴的味道,孟武伯問什麼是孝,聖人卻回答父母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但若稍加體會,就能發現聖人確實與尋常人不一樣,他的回答實際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微言大義,其意是問孝?那想一想你生病時父母為你擔憂的那種心情吧!這樣我們就會知道該如何盡孝道了。”

“說得好!”

潛齋先生十分欣慰,這個弟子的進展幾乎可以用一日千裏來形容,猶記得頭一天問他論語第一篇的“學而”,近乎一問三不知,這才短短兩個多月,已然能回答的頭頭是道了。

因為其他弟子大多是剛剛啟蒙完的孩子,學業參差不齊,天賦高低不一,分多了他的精力,所以他想讓沈侃沈倬等大有前途的弟子,另尋名師。

潛齋先生對沈侃的評語是,“弱冠始知力學,至忘寢食,猶未晚也!”

令他更欣賞的是沈侃除了加倍刻苦讀書之外,小小年紀還記掛倭寇一事,組織少年人一起操練,編寫勵誌的標語等等,這些都非常難得,無不證明了他的才幹並不局限於一味讀書。

倒是他的兄弟沈倬,看的還是那一本詩經,整個人似乎對今年的鄉試胸有成竹。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苦讀詩詞賦,怕不要在時文上頭吃個大虧啊!”潛齋先生心中暗道,便說道:“道章,你為父母唯其疾之憂,賦詩一首吧。”

沈倬笑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投機,該打。”潛齋先生啞然失笑,“最近因倭寇而鬧得城內城外風聲鶴唳,你作一篇抗倭的時文如何?”

“抗倭?”沈倬皺眉瞅了眼沈侃,“我非武人,手無縛雞之力,從未專研過兵書,怕不要讓先生失望了。”

“無妨,權當考場上的題目。”潛齋先生的話似乎意有所指,好心提點了一句,“所謂時文,這不正是嗎?”

“也是。”沈倬立馬會意,現在官府最頭痛的不就是倭人?尤其對南-京六部來說,所以今年秋闈很有可能出類似的時文題。

“多謝先生指點。”沈倬精神大振。

沈侃笑道:“四哥,我對倭人有些了解,幫你參謀參謀?”

“不用了。”沈倬顯得極為自信,想都不想的一口回絕。

“那就算了。”沈侃有些失望,“反正你朋友多,也不差我一個。”

沈倬笑道:“沒錯,不過明日我帶你去見他們,到時你可以暢所欲言嘛。”

與此同時,遠在京城。

沈夫人坐在屋裏連連歎氣,沈沛凝勸慰了老半天。

原來沈夫人親自為兒子張羅了一門親事,對方是丈夫同僚家的千金小姐,長得十分標致,據說也十分知書達理。

本來那位同僚認為吳興沈氏不錯,兩家堪稱門當戶對,有些意動,哪知此事被他夫人的一個兄弟知道了,當即派人火速趕來沈家村暗中打聽。

得了消息,這兄弟連夜告知姐姐,第二日便當著姐夫的麵說道:“外甥進了國子監,人人稱羨。久聞姐夫讚沈家的公子家學淵源,為何至今還不是個秀才呢?”

夫人冷笑道:“什麼家學淵源,不過是你姐夫偏聽偏信罷了。前日我問了沈家一媳婦,說你家少爺在老家怎麼不去考?人家竟說聽說他死不肯去,你看如此嘴臉,可是有長進的?隻可惜你外甥女,這樣的聰慧漂亮,卻配了一個呆子,唉,怕不耽誤了她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