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青楓橋前2(2 / 2)

林常青是孫常嶽的師弟,輩份雖高,年紀卻不大,年紀所限,功力未達到一流高手境界。

十招一過,林常青已守多攻少了。和他一起來的六個道人早已長劍在手,上前各占了方位。見林常青遇著險招,一個小道士叫道:“小師叔,不必跟他硬拚,快占了主位,以天罡北鬥陣鬥他一鬥。”說著“唰唰唰”攻了紫衣人三劍。

林常青也乘機急攻一招,全真劍法精妙絕倫,紫衣人回了兩招。林常青乘著這個空隙搶到了“天權”位上站定,又展開掌法。天罡北鬥陣已成。這樣一來,場上形勢大變。占住“天樞”位與“玉衡”位的兩個道士正麵進逼,占住“天璣”位與“開陽“位的兩個道士分別在左右兩側發招,另外兩個道士占住“瑤光”位和“天璿”位,在後麵包上來。

紫衣人身陷其間,隻見劍影重重,光刃交錯,隻得展開平生所學,數招連發,展開身法,在陣中遊鬥。

蕭劍學得神陽功,其實個中有很多機緣巧合,又未經高手指點,心中疑問甚多,雖內力深厚,卻難以運用自如。此時見到道家玄門正宗的天罡北鬥陣諸多變化,與心中所學一一印證,竟有不少的領悟。

卻說紫衣人在陣中換了幾種武學,竟漸發覺此時與剛才單打吳常青時卻大為不同,雖然那些道士比吳常青年紀更小,但此時各人出劍速度勁力與角度都配合得天衣無縫。紫衣人越鬥越心驚,隻覺得陣中空間越小。

鬥得百來招,紫衣人已滿頭大汗。“玉衡”“天樞”“天璿”“天璣”四位道人四劍齊出,紫衣人挫身相避。“搖光”位上的小道士一劍卻刺穿了紫衣人右臂,紫衣人“啊”一聲,跌坐在地,手臂上血流如注,已無力再鬥。七位道士見狀,亦寶劍回鞘,罷鬥靜立。見紫衣人無力再鬥,也無話說,七人便要過橋而去。

此時,橋上卻有人道:“且慢,讓我領教領教名聞天下的天罡北鬥陣。”

眾人看時,卻是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少年。這少年長身玉立,英氣勃勃。正是蕭劍。

原來蕭劍想到吳亮與紫衣人都想阻擋別人去龍山寺,且形似皇宮中的太監,極有可能是跟隨建文帝逃出京城而來的。而全真教與正一教已接受錦衣衛搜捕建文帝的命令,若讓全真教道士找到建文帝,這可不是好事。加上剛才觀鬥對武學一道又有諸多領悟,不由得便想上前一一印證。所以紫衣人一敗,蕭劍已悄然站到了橋頭上。

林常青等七道士一聽見有人要領教天罡北鬥陣,還以為哪裏又來了高手,一看是一個少年,有人不由得輕笑出聲來。

林常青斥道:“走開!開什麼玩笑。”徑自往一根橫木上踏了上去。

蕭劍不動聲色,右手一拂,無影手已扣住了林常青的命脈,隨即卻又鬆開化掌橫推。

林常青見到蕭劍出手,便要岀掌化解,不料蕭劍手法奇特迅捷,竟未反應已自全身一麻,心中正大驚,隨即掌力亦已揮出,接了蕭劍一掌,“噔噔”不由向後退了兩步。看蕭劍兀自臉帶微笑氣定神閑。心中不由嘀咕一聲:“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