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章 政治覺悟高到哪裏去了(1 / 2)

所謂膜法,全稱半透膜滲透壓法。

就是一種利用高分子材料半透膜,讓混合氣體或者液體分離的工業生產方法。

舉個最通俗的例子,就是以色列人經常搞的膜式海水淡化法——

早期的海水淡化,靠的是煮海水蒸餾,能耗非常高。而以色列等中東國家缺水,又承擔不起這麼高昂的能耗,就搞出了一種高分子半透膜。

這種膜的孔徑大,水分子可以通過,但氯離子卻通不過。用這種膜多濾幾次,海水中的鹽就被去掉了,得到了淡水。

空氣的膜法分離,道理也是一樣的。

如果可以製造出一種半透膜,剛好隻夠氫氣氦氣這些分子通過,而分子較大的氖氣無法通過,那麼氦氖分離就實現了。

這就繞過了“必須把製氦機的製冷溫度壓低到零下45度以下,達到氖氣液化、氦氣依然氣態的狀態,才能分離氦氖”這個技術難關。

顧驁之所以知道這個研究方向,完全是因為他上輩子的專業。

這世上隻有少部分碼農是本專業就學計算機的,大多都是別的工科生,畢業後發現程序員來錢,才學個語言轉行的。

顧驁上輩子在杭電學學的是電氣自動化,號稱“就業率最高、但起薪最低”的萬金油,大多數工程物理方麵的專業都略懂。

加上他大學裏學習認真、經常看前沿科技期刊,所以他知道的工業常識,可比70年代的人多多了。

他自己不會幹,不代表他不能給別人指方向。

今的這個見解,也是他前世看高分子材料學的文章時,不心瞥到的。

在後世,膜法的應用場景千千萬萬。因為其低能耗,導致人類在遇到任何分離氣體和液體混合物的課題時,都會優先考慮膜法。

句難聽的,連膜法都不知道,還有臉自己是1世紀的工科生?

除非是打了四年LL的工科生吧。

不過,在1977年,膜法這種高分子科技還是很新鮮滴。

顧驁依稀記得前世看過的論文綜述裏提過,在70年代末,貌似隻有幾家以色列人的公司,研發出了具有這種理化特性的半透膜。

隻不過,哪怕是這些以色列人,都沒有想到把這種膜用於超低溫氣體分離的應用場景。

材料科學的很多研究,一開始都是無心插柳的。

研究出一種材料,測試出其物理特性,卻不知道這些物理特性能用來幹啥,這是很常見的情況。

所以,顧驁的思路,至少也算是一種“方法發明”了。

而法液空如今製造氦氣的方法,應該依然還是從氦、氖含量都相對比較高的然氣裏,把然氣、氫氣這些成分都燒掉、並把水和二氧化碳去除。

最後,再把溫度和壓強降到氖氣等雜質已經液化、而氦氣尚未液化的區間內,把雜質分離。

顧驁估計,法國人和德國人,都可以造出等效於“零下45度、1個大氣壓”的工業製冷機。

也正是因此,70年代的氦氣比後世的氦氣貴好多好多倍,因為實在是太費電了。這個時代的氦氣,絕對不可能被拿去充朋友手上的氣球,朋友隻能玩有爆炸危險的氫氣球。

而顧驁要是能從以色列人那裏找到“分離氦/氖”的半透膜,那起碼可以把製氦機的工況溫度再提升0度,省電一半都不止,機器造價也會大幅降低。

……

顧驁腦子裏的這些考慮,他不能全部跟秦輝。

他也沒打算這麼。

這個時代,還沒有全麵開放,他那麼多,自己個人也撈不到多少好處。

以秦輝的權限,最多也就給老爹發半年獎金,頂了。

在改革之前,技術人員的付出根本不值錢。

而且一下子多了也不安全,不符合別人對他的水平認知。

所以,他隻能略微指下方向,把半透膜法這個思路點透,讓秦輝足以完成提交給一機部的報告、然後憑借報告伸手要錢要資源。

至於後續至少一兩年的研發工作,慢慢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