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5章 物質激勵(1 / 3)

顧驁前世雖然跟錢塘製氧機廠沒關係,但他畢竟是土生土長的錢塘本地人,家裏親朋好友免不了有混國企圈子的,也有混工商管理部門的。

所以,哪怕是茶餘飯後,聽長輩們的談資,他也對本市幾家著名國企的發展史略有耳聞。

世紀末與1世紀初那陣子,全國都是下崗潮。

就顧驁所知的那一星半點坊間傳聞,也知道那幾年的錢塘製氧機廠,跟其他僵硬的大國企一樣,麵臨嚴重的訂單缺乏、大批裁人問題——

這家國企,自從80年代國家不造/少造核彈井之後,大批二炮軍工訂單就沒了,隻能靠民用製氧機訂單撐著。

90年代末開始,雖然國家重新開始加大軍工投入,但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國的三位一體核威懾係統,開始重點向彈道導彈核潛艇傾斜,不再需要效費比低下的新核彈井基地。所以廠子的軍工訂單依然沒有恢複。

不過,就在最困難的時候,這家國企卻因為幾個重要的海外訂單,奇跡般的緩了過來。

坊間傳聞,都要感謝北棒的金二胖和伊朗的哈梅內伊:上世紀末開始,伊朗和北棒開始搞核計劃。而且這兩國科技不足以發展彈道導彈核潛艇,必須使用陸基發射井,所以大製氧訂單就必須外購。

當時,全球的大製氧係統,已經普遍發展到了十五萬方級別,世界上一共有4家廠子可以生產這一級的設備。(書裏80年代的時候,有5家,但是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在這方麵訂單不足,一家廠子自廢武功滅了,所以錢氧從全球第5升到了第4。)

本來要想爭奪這兩國政府訂單,錢氧實力還不怎麼夠。然而因為另外三家競爭對手法液空、林德(德)、普萊克斯(美)全部都受到北約的科技裝備禁運令管轄,不能賣給伊朗和北棒等核擴散傾向國家,於是訂單就被國人白白撿到了,讓這家國企熬過了最苦的十年。

前世的顧驁,聽到這一段坊間故事時,隻當是軼聞奇談笑而已。但如今親自麵對陳廠長的困局時,他卻第一時間由此想到了解決對策。

……

“出口這種裝備,會不會犯忌諱?”陳廠長反複思量了一番顧驁馬行空的提議後,內心也有些後怕。

當時的國企領導者還是比較謹慎的。

對此,顧驁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先知先覺,開導道:“咱們又不是賣核彈!隻是六萬方級大製氧賣出去後、有可能被外國政府用於‘地下戰略基地的建設’而已。

退一萬步講,就算這個假想客戶最後造不出核彈,他們也能弄個‘能扛過核打擊的戰時指揮中心’,這總不犯忌諱吧?”

“就算沒有核彈頭,但這種能扛過核打擊的戰略指揮中心,也可能配套常規彈頭的遠程彈道導彈發射井了吧。美國人跟蘇聯人7年可是追加簽訂了反導條約的,後麵好多國際條約也以此為基礎。”

陳廠長進一步擔心,沒想到他區區一個副廳級別的國企一把手,竟然對國際法還挺了解。

一直旁聽不話的秦輝,倒是膽子更大一些,他本著務實的精神居中合分析:

“老陳,這種可能性就不關我們事兒了吧?且不彈道導彈不是我們賣的,我們隻是賣‘可能被用於這種配套用途的通用民用工業設備’。

單這世上有幾個國家花得起這種錢,明明沒有核生化彈頭,還要部署遠程彈道導彈的?你拿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就為了裝個幾噸的高爆彈頭聽個響?你當是花幾百萬美元買個二踢腳呢!”

秦輝的這番話,讓陳思聰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多慮。